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危害 > 医院动态第十五期

医院动态第十五期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医院简讯

医院,全面开展医联体工作

(医联办:赵巍伟徐慧萍)

为了落实《焦作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推行医疗联合体工作的意见》。经过多方筹备,于年6月17日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成立大会,市卫生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近期,在靳双周副院长带领下,我院组织医学专家及相关人员分别走访了九家医联体协作单位,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并进行了授牌。

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我院已在临床、医技、感染防控等方面予以医联体协作单位帮助和支持,收到了初步的效果。我院计划病房大楼及医师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对医疗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给予更大的、全方位地支持。

我院医院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会

(通信员:卢燕婉)

年8月13日下午,在靳双周副院长带领下,神经内科二区吕海东主任、秦冬香副主任、医院医联体工作人员一医院,参加了沁阳市第一届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讨论会。

这次疑难病例讨论会医院的高度重视,参加本次会议医院内科系统及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和各级医师。

本次讨医院各级医师的一致好评,会议持续了3个小时。他们认为疑难病例讨论拓宽他们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思路,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断能力和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活跃学术氛围,锻炼医务人员临床思维能力。双方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双方以后多增进交流,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将这种形式的学习交流继续进行下去。

技术前沿

普外一区注重年轻医师培养自主完成腹腔镜下胃肠等手术

(通讯员:郭伟)

21世纪是外科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外科微创化的时代,患者的最大利益主导一切外科活动,而外科又向着更精细的领域发展。腹腔镜治疗正体现了微创外科的特点,采用腹腔镜治疗具有切口小、损伤轻、手术时间短,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术后基本不用或少用镇疼药等优势。根据手术部位不同,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近年来,普外一区在赵永主任的带领下非常注重青年医师培养。派出青年医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学习和交流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食管胃结合部、胃部肿瘤、结直肠癌等新业务、新技术。通过赵永主任和李继东副主任多年经验积累和不懈努力,普外一区目前中级职称以上医师能够熟练掌握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基础的腔镜治疗手段。今后,该科计划增加腹腔镜治疗比例,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中医科医患携手共创生命奇迹

(通讯员:林鹃)

我院中医科收住了一个肺癌一年的患者,男78岁,肺癌多发性转移,病情危重,患者家属放弃化疗治疗,到中医科进行中医调理。

此患者在卢燕许主任积极指导下和林鹃医生精心呵护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目前,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患者竟奇迹般度过了危险期,患者家属为表达对中医科全体医务人员的真诚感谢,赠送了一面旌旗,上边只有很普通的六个字:视病人,如亲人。

“视病人,如亲人”,简单的六个字却体现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崇高医德。

心胸外科与呼吸内科成立医学联合小组

(心胸外科周冬冬赵菲菲)

年8月16日,心胸外科与呼吸内科共同举行了专题讨论会议,就两科室常见的肺占位、胸腔积液等疾病的诊疗、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商议成立医学联合小组,增强科室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共同提高医疗水平。

护理专刊

肾缘圈——健康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一次尝试

(泌尿内科:崔盼盼)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简称QCC)是一种新型的持续质量管理和改进模式,是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各小组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和工作方式,并不断地改进。将“品管圈”医院管理,有助于增强医护人员参与组织管理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医院服务质量。

泌尿内科首个品管圈于年8月4日正式成立。医院试点科室通过圈员们头脑风暴和投票确定圈名为肾缘圈,意义在于因肾结缘,因肾交友,用我们团结的力量,让肾病患者得到最满意的治疗。

通过开展本次品管圈活动,健康教育知晓率较改善前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从改善前98.5%提升到改善后的99.8%,病人写给护士的表扬信也从最初8-10封/月增加到40-50封/月。

护理部组织护理应急技能培训

(护理部:慕燕燕)

根据我院等级评审要求,8月20日下午,护理部在四楼会议室以“心肺复苏新进展”为题,对我院护士进行了急救技能全员培训,全院余名护士参加培训。

此次心肺复苏技术全员培训活动,统一了新标准,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如何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操作步骤、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知识,进一步提强化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提升了急救护理应急综合抢救能力,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杏林春暖

普外一区(通讯员:耿天祥)

2医院附近的七旬老太在家人陪伴下找到赵永主任,通过了解患者为外院手术后复发性胆管炎、胆管结石,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手术顺利完成、出院。近期赵大妈来普外一区复查,委托卫生行业监督员的儿子把她亲手缝制的锦旗送到赵永主任和主管医生郭伟手里。普外一区一直保留着从不收锦旗的传统,这次由市卫生行业监督员送来的是一份信任,医院的认可和肯定。它说明地理位置医院在焦作市民心目中的地位,我院仍然是市民就医的首选。

基建科:范新建

为了使焦作市人民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医院示教病房楼早日投入使用,后勤与基建科积极配合,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在最后收尾阶段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别是赵新年同志能够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不分白天黑夜,只要工地上有问题,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立秋后,基建科与总务科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天气条件,实现了暖通新老系统的管道对接,为暖通后续工程争取了宝贵时间,这其中范新建同志积极查阅信息,对照资料、组织协调,在不影响院内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把原计划10月份完成的管道对接工作提前到了8月初,把对接工期由原来的一周压缩到了三天,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加快了工程进度。

敬业奉献

齐心协力再创辉煌

——透析室工作纪实

(通讯员:王品)

深夜12点,正是大家酣然入睡的时刻,医院透析室内仍是灯火通明,不时有机器的报警声和隆隆的水泵声,工作了17个小时的透析机,散热扇不停的排着热气,炎热的天气加上不停的机器散热,本来凉爽的空调也变的有气无力。像这样的场景在炎热的7月份透析室已重复了15天,共计行血液透析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人次;行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小时;新增病人21个(我院透析机器数量正常每月新增病人5-6人),其中10余人为各县区透析室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病情危重转入我院,新增透析管置入病人19个。由于新增病人较多,泌尿内科张有才主任、透析室慕晓霞护士长带领医生杨太星、蒋艳霞及8名护士克服透析机数量少、人员相对不足等困难,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遇到突发病情需要、急危重患者,我科医生护士随叫随到、医院加班,大家齐心协力不计个人得失,再创透析室工作全新记录。

护士长慕晓霞,脾脏切除术后2月,大病初愈也投入到加班行列。医生杨太星,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兢兢业业,严把医疗质量关,认真接待每位病人,并利用十几年的透析工作经验和透析机维修保养知识,2年来无数次排除机器故障。透析机厂家工程师开玩笑说“医院都像你们一样,我们都没饭吃了”。杨医生工作起来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被科室同事戏称“工作狂”、“杨大拿”,病人和机器都能治。病人经常说一句话:杨医生只要在,我们在透析治疗时就能安心了。

由于病人多,机器少,有些病人的透析从白天调到晚上,医护人员积极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医护人员通力配合,医患双方相互理解,才有了医院透析室现在的成绩,只有我们整个团队更加努力,才能更好的发挥焦作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

骨科医生日记

——年8月17日14点30分星期日晴

(通信员:王艳波)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骨二科接到急诊科送危重病人的电话,“女,28岁,爆炸伤致多处开放性骨折,伴有头部胸部外伤,创伤性休克,意识模糊。血压一度降到60/35mmhg,心率次/分。赶快安排手术室急诊手术止血,抢救病人”。值班医生王艳波和二线医生王大伟迅速赶往住院部门口接诊病人0,快速ct检查后将病人送往手术室。

同时通知神经外科、口腔额面外科及麻醉科会诊病人。病人到达手术室时,护师葛晓琳和麻醉师胡腾都严阵以待。随后立马进入抢救流程。号称“葛一针”的葛晓琳果然名不虚传,每次只需一针,连续为病人建立三个输液通道,麻醉师胡腾快速为病人全麻插管,快速补液输血。

同时来加班的麻醉师徐冰、刘仁伟也加入了抢救。一直在抢救,我们也一直为病人祈祷:你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啊!经过一个小时的抢救,患者血压由50/25mmhg提到/50mmhg,心率由次/分降到70次/分,血色素由测不出到60g/l。生命体征渐进平稳后,剩下的工作由我们骨科、口腔额面外科和神经外科来完成。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终于将她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我们几个年轻医生虽拖着疲惫的身躯却流露出喜悦的笑容,我们又一次挽救了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wh/13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