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危害 > 抗疫故事坚守岗位让党旗在疫情防控
抗疫故事坚守岗位让党旗在疫情防控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医大一附院肝胆包虫病外科党支部党员干部踊跃报名,医院安排与部署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坚守岗位,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
8月18日,消化血管外科中心肝胆包虫外科病支部成功为一位92岁的老人实施ERCP取石术。92岁的老爷子因腹痛伴黄疸、发热等症状,前往新医大一附院急诊科就诊。经腹部CT等检查显示老人患有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病情危重,评估后由缓冲病房转入ICU。因患者起病急,且腹痛难忍,必须尽快对症治疗,但考虑老人高龄,且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肾功能不全,手术风险非常大,经充分评估,科室决定采取内镜微创手术——ERCP取石术进行治疗。18日上午,肝胆外科团队联合麻醉科团队给患者进行ERCP手术,仅15分钟就顺利取出结石并放置支架引流管,全程非常顺利,术后老人身体恢复良好。
婷婷也是这次疫情期间遇到的一位特殊的患者,疫情期间,婷婷总是喊肚子疼伴有发热症状,医院按照胆囊炎的方案治疗后缓解,约半月前婷婷又出现了腹痛、发热并伴有皮肤及巩膜黄染,遂紧急转往我院急诊科,诊断为“胆管结石伴胆管炎”,通过会诊,肝胆外科团队联合麻醉科团队给予进行ERCP手术,顺利取出结石并放置胆道支架,现婷婷恢复良好,婷婷的妈妈说“照顾了脑瘫的女儿28年都没觉得难、没觉得苦,这次女儿因为胆管结石日夜煎熬,我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这下女儿的结石通过微创技术就治好了,真的太谢谢你们了”。面对急症,医务工作者要与时间赛跑,每个人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抢救生命。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实现了复杂胆胰疾病的“一站式”治疗。因ERCP技术操作难度大、手术风险高,被誉为内镜技术“皇冠上的明珠”。自年肝胆外科开展ERCP技术以来,每年完成四五百例手术,居全疆外科之首。疫情期间,就诊的多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危重,ERCP成为胆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2月份疫情期间,科室完成ERCP术占比达近50%,患者平均年龄70岁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医大一附院肝胆包虫外科接受ERCP手术的患者中,70岁以上的老人占1/3。
此次疫情,医护人员依然坚守一线,完成高危、疑难、急诊患者抢救手术,以“战时”状态应对“大考”,守护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供稿:肝胆包虫病外科吐尔干艾力·阿吉冉博张阳
责编:姜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