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危害 > 医院风湿免疫科曾小峰李梦涛等发

医院风湿免疫科曾小峰李梦涛等发



论文拾粹

医院风湿免疫科曾小峰、李梦涛教授等人于年11月发表于杂志“EuropeanRespiratoryJournal”上的文章“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associatedwithprimarySjogrenssyndrome:amulti-centrecohortstudyfromChina”

最新影响因子:1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肺动脉高压:一项来自中国的多中心队列研究

作者:王婕颖,李梦涛*,王迁,张晓,钱君岩,赵久良,徐东,田庄,魏蔚,左晓霞,张缪佳,朱平,叶霜,张巍,郑毅,戚务芳,李洋,张卓莉,丁峰,古洁若,刘毅,王艳红,赵岩,曾小峰*

背景及研究目的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为肺动脉高压(PAH)的重要病因之一,需引起高度重视,但目前相关研究明显匮乏。本文从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预后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对pSS-PAH进行全面阐述。

方法

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经右心导管确诊的pSS-PAH患者。对该队列进行生存分析和PAH危险分层评估。同时纳入未合并PAH的pSS患者为对照,以探讨pSS患者并发PAH的危险因素。

主要结果

①共纳入全国9家结缔组织病(CTD)相关PAH规范诊治中心的pSS-PAH患者例,未合并PAH的pSS患者例。pSS-PAH患者中,98.0%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3.2±12.7)岁。入组时,58.2%处于WHO心功能分级I~II级,80.6%接受了联合免疫抑制剂和PAH靶向药物治疗。

②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抗SSB抗体阳性(OR=4.,P<0.)、抗U1RNP抗体阳性(OR=29.,P<0.)是pSS患者并发PAH的危险因素,pSS的起病年龄(OR=0.,P<0.)、角膜荧光染色阳性(OR=0.,P=0.)为其保护因素。

③pSS-PAH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88.8%和79.0%(图1)。心指数(CI)(HR=0.,P=0.)、肺血管阻力(PVR)(HR=1.,P=0.)和干燥综合征疾病损伤指数(SSDDI)(HR=1.,P=0.)是pSS-P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图2)。

图1pSS-PAH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

图2不同SSDDI(A)、CI(B)的pSS-PAH患者预后比较

④入组时(P=0.)或随访过程中(P<0.0)达PAH低危险分层的患者,其长期预后明显优于中高危险分层的患者(图3)。

图3入组时(A)及随访过程中(B)不同PAH危险分层患者预后比较

结论

具有PAH高危因素的pSS患者应规律进行筛查,以实现PAH的早期诊断。通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少原发病其他系统受累,尤其积极实现PAH低风险状态,可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评论

PAH是CTD预后不良的重要临床表型。与欧美人群以系统性硬化症(SSc)相关PAH最为常见不同,我国CTD-PAH患者多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且pSS-PAH患者亦不少见。

本研究团队汇集了我国CTD-PAH规范诊治中心的数据,基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平台,继年在EurRespirJ发表了题目为“Long-TermPrognosisofPatientswith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Associated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CSTAR-PAHCohortStudy”多中心SLE-PAH队列研究后,进一步拓展至pSS-PAH并建立了目前国际上最大的研究队列,其入组患者均经右心导管确诊PAH。

本研究首次阐述了pSS-PAH人群基本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现状及其远期生存率,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pSS-PAH的认识。本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旨在探索pSS并发PAH的危险因素,队列研究用于分析pSS-PAH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利于临床医师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规律筛查,强化原发病及PAH的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PAH危险分层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评估手段,已在不同亚型的人群中被验证对PAH患者远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本研究证实PAH危险分层亦适用于pSS-PAH人群,且可用于基线评估及后续随访过程,以其作为治疗方案调整的参考,为后续PAH达标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第一作者

医院风湿免疫科

王婕颖

医院风湿免疫科。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曾小峰教授。主要从事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3篇(最高影响因子12.),国内外会议发言3次,壁报多次。独立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市科技项目1项。

医院风湿免疫科

王迁教授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风湿病肺血管暨间质病学组委员及工作秘书,北京风湿病学会常委及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委会。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wh/1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