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危害 > 关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结合我
关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结合我
年5月25号,我院收治一名昏迷原因待查的病人。该病人以不明原因的昏迷入院,收住神经内科。颅脑CT显示腔隙性脑梗塞,生化显示胆红素、胆汁酸升高。经初步常规治疗后,仍持续昏迷,出现低血压,体温升高,最高达38.8℃,后转入我科加强监护治疗。5月26号查腹部CT显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胆管扩张。确诊为感染性休克,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胆管扩张。医院郭兴军主任会诊,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胆道的梗阻,需行手术治疗,但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且患者糖尿病多年,高龄,长期卧床,身体素质差,心肺功能储备不足,无法耐受开腹手术。建议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暂时解除胆道梗阻,待生命体征稳定,可耐受手术时,再行手术治疗。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于5月26日下午2时,在超声科袁刚主任的协助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手术顺利,术后留置引流管,引流出褐色脓性胆汁,留取标本送检。
此项技术操作,在我院尚属首次,填补了我院此类技术操作的空白。为今后继续实施此类手术操作,打下了基础。
PTGBD技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最早在年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我们国医院超声科于年首次报道并随后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胆囊及胆管胆汁或脓液的技术。
背景:不少高龄患者在胆囊疾病发作前常伴有其它器官疾病,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可加重原有疾病,并使病情复杂化,尤其是有严重并发症的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伴发的内科疾患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如行急诊胆囊腹腔镜切除术(LC)或急诊开腹手术(OC),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文献报道其死亡率高达20%-40%,即使行胆囊手术造瘘,也有6%-20%的死亡率。此外,老年人胆囊炎病情变化大,发展快,易出现胆囊坏疽,一旦发生胆道感染,保守治疗常会失败,病情加重。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用传统治疗方法仍是有着较高风险,因此,重视如何控制胆囊急性感染和伴发症,使一种高危的急诊手术转为较安全的择期手术是降低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关键。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即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技术适用于:(1)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尤其适用于高龄、合并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患者;(2)胆总管梗阻、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伴有胆囊扩张者;(3)肿瘤引起的胆总管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前减黄或晚期不能手术者的减黄治疗;(4)胆源性胰腺炎伴有胆总管梗阻患者的胆管引流;(5)其他原因引起的胆总管梗阻的减黄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PTGBD技术是一项安全简便、微创有效的治疗高危、高龄急性胆囊炎及胆道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医院推广。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