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相关医院 > 病例学习猫的黄疸和血细胞减少症
病例学习猫的黄疸和血细胞减少症
病史
患猫为一只2岁的绝育短毛母猫。猫已经有1天精神萎靡。就诊当天早晨重度嗜睡,不停地叫唤。生活环境为室外,与野猫有接触,其中一个野猫最近死亡,但该野猫无外伤迹象。无既往疾病。患猫都已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和FVRCP(猫瘟、猫杯状病毒、衣原体感染、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疫苗,没有用过任何防治跳蚤和蜱虫的药物。
体格检查
检查时猫精神低迷,平卧,不停的叫唤。温度为39.8℃,脉率次/分,呼吸50次/分。巩膜、粘膜提示黄疸(图1),脾脏、肝脏和外周淋巴结轻度增大。所有其他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黄疸粘膜,LeahCohn博士提供)
实验室评估
初步评估包括血清生化、尿常规和自动血细胞计数。异常结果见下表。胸部X线发现弥漫性、轻度的间质型病变。
项目
检测值
参考范围
血清生化
尿素氮(mg/dl)
76
14-36
白蛋白(g/dl)
2.2
2.5-3.9
碱性磷酸酶(U/L)
3
6-
丙氨酸转氨酶(U/L)
10-
钙(mg/dl)
7.5
8.2-10.8
血尿素氮:肌酸
42
4-33
甘油三酯(mg/dl)
25-
镁(mg/L)
3.7
1.5-2.5
血常规
红细胞压积(%)
21
29-48
白细胞(/ml)
2.9
3.5-16
血小板计数(/ml)
23
-
粒细胞(g/ml)
2-8
淋巴细胞(g/ml)
1-
尿液分析
颜色
深黄
比重
1.
pH值
6
蛋白
1+
葡萄糖
阴性
酮
阴性
胆红素
1+
血液
微量血丝
评估
问题包括急性发作的嗜睡和抑郁,呼吸急促,全血细胞减少,发热,黄疸,肝脾肿大,外周浅表淋巴结肿大,间质性肺疾病等。
思考以下问题:
怀疑什么传染病?
鉴别诊断应考虑什么?
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依据是什么?
血常规的哪部分还未完成?
诊断结果:
猫焦虫(Cytauxzoonfelis)
姬姆萨染色的血涂片镜检时(图2)在红细胞内发现:形态为极小的(1至3μM)、戒指状的梨形虫,符合猫焦虫特征。凝血检查发现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逆转录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显微血涂片检查发现红细胞内梨形虫(箭头)JenniferNeel博士提供)
实验室检查提示这只猫是典型的猫焦虫病(cytauxzoonosis)。由于继发于贫血和局部缺血的组织缺氧和巨噬细胞感染浸润,肝酶活性升高。高胆红素血症与溶血以及肝功能损害有关。贫血是由免疫介导性溶血和寄生虫增殖破坏红细胞造成的。白细胞减少可能是继发于组织需求增加和中性粒细胞附壁病变增多。血小板减少是由于DIC的消耗引起的。
治疗
在本例中,治疗包括静脉输液、肝素和咪多卡二丙酸盐等。尽管采取了相关的治疗,患猫反而变得呼吸更加严重困难,治疗未取得效果,主人选择让其安乐死。
安乐死后进行的组织病理学发现:充满裂殖体的巨噬细胞阻塞小血管,并渗透到了脾、肺和骨髓实质等组织器官,因此我们证实了猫患焦虫病的诊断结果(图3和图4)。
(满载裂殖体的巨噬细胞阻塞脾血管(箭头)。
(满载裂殖体的骨髓巨噬细胞,放大倍。JenniferNeel博士提供)
猫焦虫经由美国犬蜱和变异革蜱进行传播。在蜱最活跃的夏季,感染更为普遍。山猫是主要的宿主。有趣的是,一些报告称多个受感染的猫均来自同一家庭或区域。预后通常很严重;然而,也有报道称存在一种非致命形式的猫焦虫病。
鉴定
在猫焦虫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以单核细胞的形式生长和繁殖,并不寄宿与红细胞内。巨噬细胞阻塞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是大多数临床症状的起因。在血涂片中偶尔会发现巨噬细胞;然而,它们更常见于组织穿刺或活检标本。在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猫焦虫侵入红血细胞内并增殖,但不同于猫血液霉浆菌,豪-若二氏体,和猫巴贝斯虫。需要组织或分子检测鉴定将猫焦虫和猫巴贝西虫区分开来;然而,北美对猫巴贝西虫还未充分认识。分子测试在将来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这些不同的病原体。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由于首先发生分裂生殖,组织穿刺或活检对早期诊断更为合适。如果有一种或若干种下列症状,医生应考虑猫患胞裂虫病:黄疸,发热,嗜睡,呼吸急促,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
问题答案
猫白血病(FeLV),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猫免疫缺陷病毒(FIV),胞簇虫病,支原体(原血巴尔通体病)和埃立克体病。
溶血性贫血,脓毒症,FIP,胆管肝炎,胰腺炎,胆管炎,肝肿瘤,急性肝坏死。如果有发热症状,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炎症和肿瘤引起的黄疸。
全血细胞减少来自于骨髓细胞的生成减少。逆转录病毒诱导的骨髓抑制,免疫介导的破坏,肿瘤脊髓痨,骨髓纤维化和骨髓坏死均是鉴别诊断依据。除了生成减少之外,还应考虑神经末梢细胞的破坏,隔离,和/或消耗。
每一个全血细胞计数均应进行微观血涂片检查,因为它能准确检测出总细胞数。它也可以提供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红细胞形态特征的重要信息,并有助于鉴定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凝集(自动化检测会造成误差)。最后,可能会识别出血源性病原体。在本例中,就鉴定出了寄宿于红细胞胞浆内的猫焦虫(图2)。
治疗总结
输液疗法:置换液(例如,乳酸林格氏液)
咪多卡二丙酸盐:2mg/kg,肌肉注射,重复注射3到7天。(阿托品预处理可以减少副作用。)
或
伯林尼尔:2mg/kg,肌肉注射,重复注射3到7天。(阿托品预处理可以减少副作用。)
肝素:~U/kg结膜下注射q8h治疗和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或
法安明:U/公斤结膜下注射q8-12h
吸氧治疗:根据需要
输血:根据贫血需要
MarionHaber,DVM,andAdamBirkenheuer,DVM,PhD,DiplomateACVIM(SmallAnimalInternalMedicine),NorthCarolinaStateUniversity
转载、投稿请联系service
ivetsmart.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