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病因 > 除了Charcot三联征,胆管炎诊治

除了Charcot三联征,胆管炎诊治



急性胆管炎一般是由于胆道系统的感染而引起,Charcot三联征(腹痛-发热-黄疸)是其经典的表现。现如今,尽管三联征仍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但是多半要参考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影像学数据。根据东京指南,诊断急性胆管炎的金标准为:

可见脓性胆汁;

胆管引流术后病情缓解;

若患者仅存在胆系感染,则只使用抗生素病情就得到缓解。

尽管现在治疗手段逐步改善,但是急性胆管炎仍然属于重症疾病,它30天内平均病死率根据起病时严重程度不同,从2.6%-5%不等。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病因两个主要的现象解释了急性胆管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1.由于存在胆管梗阻,使得胆囊排空受限和胆管内压力增加,引起胆汁分泌障碍和胆-血、胆-淋巴反流;2.无菌的胆囊内出现细菌增殖。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上行性感染和血行感染。急性胆管炎的病因详见表1。表1急性胆管炎病因诊断临床工作中,诊断急性胆管炎常依赖于Charcot三联征:腹痛、发热和黄疸。尽管其特异性很高(96%),但敏感性却很低(26%),并且仅有22%的患者同时出现上述三项表现。年东京指南提出了诊断标准,并于年和年进行修订和更新,具体见表2。表2:/东京指南诊断标准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年东京指南制定了分级体系(沿用至今),患者所属级别越高,则死亡率越高。但是在继发于肿瘤的胆管炎、存在胆道支架阻塞以及肝内胆管阻塞的患者中,这项标准并不完美适用。此外,这项标准倾向于低估患者的严重程度。降钙素原应该用来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因其在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敏感性很高(97%),并且特异性也不低(73%)。表3:/东京指南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影像学检查胆管扩张或阻塞是具有诊断意义的表现。在临床实践中:1)肝胆超声和腹部MRI为非侵入性和放射性的检查。尽管腹部MRI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但其应用在急诊中受到限制。2)腹部和盆腔CT为非侵入性但具有放射性的检查。由于目前CT的广泛应用而受到医生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by/1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