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病因 > 慢性肝病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与膳食干预专
慢性肝病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与膳食干预专
肝脏发生疾病时,可出现复杂的营养素代谢改变和不同程度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而营养不良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结局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营养代谢、临床营养等领域的研究不断进展,但我国尚缺乏有关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和膳食干预适应证、营养支持策略等的指导性文件。
为此,本专家委员会(由肝脏病学、消化内科学、肝胆外科和临床营养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经过系统文献回顾,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交流研讨,就慢性肝病患者营养支持与膳食干预的基本问题和临床应用达成本共识,以期为慢性肝病营养支持和膳食干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建议性意见1营养风险筛查采用NRS工具对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2营养评定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需进行营养评定。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营养评定。首先进行肝肾等器官功能评定,其次依据具体情况采用人体组成检查、成像技术检查、握力检查。必要时采用SGA、PG-SGA、MNA、NALD等工具综合评定慢性肝病患者营养不良(不足)情况。
3营养干预(1)根据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资料,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或已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
(2)肝硬化患者的能量供应量按每天35~40kcal/kg计算,对于无营养风险、无营养不良(不足)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普通膳食的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2g·kg-1·d-1;严重营养不良失代偿期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1.5g·kg-1·d-1。肝性脑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为0.5~1.2g·kg-1·d-1,推荐增加口服支链氨基酸供给。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能量供应量按每天35~40kcal/kg计算。预防和治疗低血糖对于肝衰竭患者十分重要,建议每日葡萄糖的供给量为2~3g/kg,同时监测血糖情况。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每日供给量为0.8~1.2g/kg。对急性肝衰竭慎重使用静脉氨基酸制剂,推荐应用肠内营养补充蛋白质、糖、维生素。
(4)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在有营养支持适应证时,采用营养支持疗法。能够经口进食患者建议改变饮食摄入模式,少量多餐,每日4~6餐,包括LES,LES应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
(5)对于经口摄入不能达到目标能量或营养素摄入不够全面时,建议给予ONS或管饲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无法接受或达不到目标量60%时,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
(6)对于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建议补充多种维生素制剂、微量元素制剂和水分,临床上明显的维生素不足需要特别治疗。
本文节选自
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慢性肝病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与膳食干预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慢性肝病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与膳食干预专家共识[J].临床肝胆病杂志,,33(7):-.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