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病因 > 广州芭蕾舞团十年蓄势展翅欲飞

广州芭蕾舞团十年蓄势展翅欲飞



广州芭蕾舞团:十年蓄势展翅欲飞

广芭芭蕾精品晚会剧照

广芭大型4幕中国芭蕾舞剧《玄凤》剧照

广芭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广芭新作《梅兰芳》剧照

广芭创作的交响芭蕾舞剧《黄河》剧照

青春是美好的,十岁的广州芭蕾舞团(以下简称“广芭”)正是处于年轻阶段的充满活力的艺术团体。广芭这个中国最年轻的芭蕾舞团,不但弥补了广东舞蹈品种的空白,使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舞种团体齐全(包括中国舞、民族舞、舞剧、现代舞和芭蕾舞)的省分,而且不断地以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确立自己的品牌,为中国舞坛,也为广东艺术增加了亮丽的一笔,所以,正如著名舞蹈评论家欧建平所说:“广芭的十年值得大庆。”

十年前,踌躇满志的芭蕾艺术家张丹丹放弃在中央芭蕾舞团(以下简称“中芭”拉萨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发展的优越条件,来到自己的故乡广州,立志让芭蕾在岭南的艺术百花园中绽放。时至今日,广芭在张丹丹等芭蕾人的抚养下已成长为1朵香气4溢的艺坛奇葩。那末,张丹丹当年的梦想实现了多少?已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广芭以后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张丹丹。

体制:体制很好,但需完善

记:10年前,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的你离开中芭,来到广州创办了广芭,这10年来你当初的梦想实现了多少?有甚么遗憾?

张:我觉着大部分欲望都实现了吧。我开始想着广芭能够留住一部分人,给他们一片展现才能的天地;能够在全国开艺术研讨会,有一点声音;有人请出国演出,不管成功与否;在创作上能出一些剧目等,这些我们都到达了。

但是,在中芭时,我觉得很多世界上的优秀剧目自己有能力跳,但没有条件去跳,由于缺少买好的版权、请优秀编导的条件,这也是致使中芭大拨人才流失到海外的重要缘由。我当时想:中国的演员其实不差,假设说保证这些人能够在这里舞蹈的话,中国的芭蕾舞应当不比世界芭蕾舞差。广州有这么好的经济基础,有这么多领导的支持,能把一部分人留住,然后结合自己的文化,这个团一定能发展起来,走向世界。广芭建立后,我又想:一定要让广芭人如愿以偿,有机会跳自己想跳的世界最好的剧目,有了这样的剧目,加上我们演员的素质不比国外的差,那我们就可以在世界各大剧院演出我们的芭蕾舞,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很幼稚。

记:从剧团发展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广芭现在到了甚么阶段?

张:基础是打下了,可是广芭现在有些东西是停在一定的层次上的,需要上一个台阶,由于我们是用十年走他人近百年的路,如果不这样做,观众不会谅解你,他们只要看最好的,你不是最好的演员、不是最好的剧目,这个剧种就死了。所以,一个好演员可以救活一个剧目,一个好剧目可以救活一个剧团,这是很明白的道理。现在,我觉着这些该做的做不了,国外后起的芭蕾舞团,像加拿大的、澳大利亚的等发展得很快,是由于他们拿钱去请世界上最好的编导、买最好的版本,所以越做越大,越走越好。芭蕾要发展,不但要有好的剧目、优秀的演员和素质很高的观众,还要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我们的社会支持也不够。

固然,我对团的要求也高了点,这个“高”不是好高务远,而是一种紧迫感,由于有人说过“剧院艺术就是上个世纪的艺术”,这句话是说剧院艺术已萎缩了,是有道理的。

记:广芭在一种全新的体制下上升得很快,经过这十年的实践,你对这类体制有何看法?

张:这类体制是不错的,好的人材进来,差的走人。老体制可能会让认真的人踏踏实实,但是也有可能养一批懒人,把最不好的状态搬上舞台,这样就不能排出好剧目、不能保证演出质量。可是在我们团做事,你没办法应付,没办法不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在台上,所以我们团有一批好的演员。我同意你的说法―――广芭这十年上升得很快,她能有今天,这个体制是很重要的。

记:你对自己10年来的工作是不是满意?

张:广芭在政府的支持和体制的保障下走得比较正、稳妥、健康,没有走弯路,包括甚么时期选排什么样的剧目、请什么样的人来等都掌控得很好,没有大起大落,这个是我很欣慰的。但我们现在缺少全球都找他们签约的演员、缺少传世的经典剧目,这些我不满意。

记:十年下来,你有甚么感想?

张:我对自己能聚集国内气力来办这个团,给他们一个好的舞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到欣慰。但是也有一些教训,我觉着自己一开始就不知道如何做这个团,就觉得世界上这么多成功的例子,我只需要把他们成功的东西搬过来用、把自己体会到的不好的东西去掉或不让他们在广芭出现,可能这个团就能很顺利地发展了。可是,实践起来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团(包括国内)的模式我们可以鉴戒的,只能说我们可以去思考。还有,就是这个体制是我开始尝试的,国门打开后,人们思想的变化,加上剧院艺术的萎缩,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常常问自己:你是否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我要求自己不要伤害芭蕾这类艺术,也希望对政府、对社会、对剧团负起。

人材:纳八方人材,育芭蕾精英

记:今天的广芭可谓人才辈出,那末你是如何罗这些人材的?

张:我想他们都知道我原来是怎样走过来的、怎样做事的,所以刚开始我说服这些人集合在广芭旗下做事的时候,他们都知道张丹丹是一个敢说敢干的人,是一个有心的人,或说是一个爱事业如命的人,通过这些可能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吧。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需要,像谋生、出名等。他们想要甚么,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对这个团、这个事业有甚么作用,这些我是很苏醒的。所以,他们还是很尊重我的,有些离开广芭的人也说:“这些年我们在广芭得到的东西,在别的团、别的学校也许得不到。”

记:你一直在进行着中外艺术交换,如把一些主要演员送到国外去锻炼,请一些国外的编导、演员进来教学、演出,参加比赛、艺术节,率团到国外演出等,你觉着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张:好处很多,把一些主要演员送到国外去锻炼,他们可以把国外的艺术风格、职业道德、芭蕾文化等好的作风带回来,变成集体的东西,变成事业的延续,影响团里的其他演员;请外籍教师也好,请外来演员也好,我就希望通过这样,把国外的芭蕾人的职业气质、那种文化内涵引进来影响团里的演员,让广芭与世界接轨。

参加比赛、艺术节及到国外演出都是想通过这些机会让演员展现自己,然后给自己压力,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起他们的事业心,这样这个团才能发展得快。

记:你觉着广芭的这些人材(演员、编导和老师)和其他芭蕾团相比素质如何?

张:我觉着广芭的演员培养还是很有效、很成功的,应该说一些骨干是不错的,尤其是男演员强一些,这和领头的那些业务骨干是有关系的。其它与国内的演员比,专家说广芭的演员一个是风格很正,掌握的东西很扎实,一个是台阶很清楚;女演员群舞的状态差,由于更新得太利害了,这个问题男演员也有,但女演员愈甚,特别到了独领舞这一层,一些演员正要上去的,由于体制的问题,就夭折了。其实这类现状在其他团也存在,乃至愈甚,反过来说广芭还不错,所以节目质量还不错。

我觉着广芭外请编导和老师的方法还是对的。我不一定非在团里养一批编导或是固定的老师,我是择优选取各地的优秀人才,比如说觉着这个编导的戏剧芭蕾好,我就请这个编导。这类做法的目的就是让最优秀的人为广芭做事。

创作:立足古典精品,创作民族芭蕾

记:建团以来,你1直视创作为生命,大大小小的剧目创作了近百部,那末你当初选择剧目的标准是什么?

张:首先是满足观众,我们先看所排剧目哪一个层次的观众能否接受得了,脱离观众或对观众影响不好的剧目我们不排,由于我们希望它有生命力,能顺利地完成三度创作;其次是引导观众,我有一个定位,就是要走在观众前头,不能落在他们后头。还有就是根据演员的发展阶段选剧,我们不排演员能力达不到的或不利于他们提高的东西。

记:建团后,广芭排了很多古典芭蕾剧目,有人对这类做法表示不理解,认为重走他人的老路意义不大,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张:古典芭蕾剧目必须要排,由于它是一个剧团建团首先要继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承的,是对芭蕾文化的认知进程,是构成自己风格的基础。古典芭蕾过关了,接下来面对的才是开辟创新。

记:广芭的民族芭蕾舞剧,如《玄凤》、《梅兰芳》等不但令国内同行称道,在国外演出时也得到了专家与观众的一致认可,谈一下排练这些剧目的心得。

张:广芭希望自己的剧目中有一种文化寻求,这个梦通过民族芭蕾实现了。古典芭蕾虽好,可是是人家的遗产,芭蕾这类艺术情势没有语言的界限,转达起来比较方便,所以,立足在古典芭蕾的基础上开辟自己民族的东西,并通过芭蕾这类情势把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也是广芭寻求的终极目标。

记:现当代芭蕾的创作是你最大胆的尝试,由于它基本上不要古典芭蕾的语言,舞蹈元素全是新的,为何做这类尝试?

张:这是时期的要求。现在,如果一个芭蕾舞团要想与世界对话的话,这是必不可少的。与古典芭蕾不同的是,现当代芭蕾对身体、技术各方面的要求都没有古典芭蕾那末高,加上这类东西有一种时期气味在里面,演员们可以在一起创作,内心可以得到宣泄,对他们也起到了一种补充的作用。我还觉着芭蕾舞演员有这类技术能力,有这类基本功,有这么漂亮的身体,如果他们每天跳古典芭蕾就会麻痹掉,也没有新的艺术细胞产生,那太悲痛了!我感到比较欣慰的是中国观众在同一个时期里能够接受这些东西。

市场:把芭蕾舞送进校园

记:10年来,你对中国的芭蕾市场做了很多探索,有甚么感想?

张:我现在现实多了。开始的时候演出市场状态很差,我就觉着自己对不起人、对不起投入。十年下来,我发现剧院艺术演出艰苦的问题不光是芭蕾舞遇到了,而是各个艺术门类和同行都在面对,有些问题也是我们解决不了的,我们就做好自己的东西,不放弃,让观众知道你的存在就行了。还有,就是心态要调剂好,要放下架子,不要想着芭蕾舞就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艺术,其实它是全球千千万万人喜欢的艺术。比如美国的芭蕾开始的时候就是大篷车拉着演员四周演出,接着才有学校,社会的支持也渐渐多起来。认识到这一点,好多实际的事情就要去做―――你毕竟是活在现在,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做铺路石。

记: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在培养市场方面有没有构成一套完全的计划?

张:我觉着有两条路要走:一个是走高精尖的线路;另外,芭蕾进校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要好好地做下去。我觉着最有效的市场推行还是现在的艺术进校园活动,这类推行对市场来讲可能不能吹糠见米,但可以影响到一批素质高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我觉着广芭只要捉住了这个机遇,尽可能做好、做成功,就可以前瞻性地看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自己应当如何去面对。但它需要时间、人和精力,这也是打造品牌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by/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