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饮食 > 多位名人因此过世,胆管癌有多凶险
多位名人因此过世,胆管癌有多凶险
胆管癌离我们有多近?多位名人因此过世
早在年,香港节目主持人肥姐沈殿霞,因为胆管癌继发肝转移,手术切除肿瘤后肝转移癌再次复发,最终死于肝功能衰竭去世,年仅61岁。
年,全球最大电子游戏机制造商任天堂公司总裁,“超级玛丽之父”岩田聪因胆管癌去世,年仅55岁。
因演出渡边淳一电视剧版《失乐园》而为观众所熟知的演员川岛直美于年9月因胆管癌医院去世。
医院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蒋波介绍,胆管癌虽不常见,却凶险异常,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早期诊断率较低,确诊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手术根治率低,术后5年生存率低。因此,早期预防是关键。20%~5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蒋波介绍,胆管癌(胆管细胞癌)是一种产生于胆管衬覆上皮的恶性肿瘤,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又分为肝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之间,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他指出,诱发胆管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1.胆管结石:20%~5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因而认为结石的慢性刺激可能是致癌因素。据科学数据显示,有接近10%的胆管结石患者存在发生胆管癌的风险,而在所有的胆管癌患者当中,有20%~57%的患者都合并患有胆管结石。因此,在临床上医学界往往将胆管结石视为胆管癌的第一诱因。2.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长期的慢性炎症对胆道黏膜刺激可导致上皮不典型增生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
3.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管癌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倍。伴溃疡性结肠炎的胆管癌患者发病年龄较一般人群早20~30年,平均年龄为40~45岁,常有长期的结肠炎病史,病人门静脉系统的慢性菌血症可能是诱发胆管癌和PSC(硬化性胆管炎)的原因,病变多波及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致胆管癌可能与慢性门静脉菌血症有关。
4.硬化性胆管炎恶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人患胆管癌的机会也高于一般人群,PSC亦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5.胆管囊性畸形(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先天性胆管囊肿容易癌变已成为共识,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胆管癌的发病率高达2.5%~28%,胆管囊性畸形者发生癌变较正常人早20~30年。关于胆管囊性畸形导致胆管癌变的机制,有人认为胰管汇入胆管的开口异常高时,会使胰液反流入胆管引起胆管上皮恶变。其他可能导致恶变的因素有胆汁淤滞、结石形成和囊腔内慢性炎症等。“胆管癌的症状包括黄疸、腹痛、发烧、体重减轻、皮肤瘙痒。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高度警惕,立即就医。”蒋波强调。蒋波指出,与消化道其他肿瘤如胃肠、肝等肿瘤相比,我国胆管癌的发病率比较低,但预后较差:即使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也较低。“因此,胆管癌的防治,以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1.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2.对于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女性,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对患有相关高危疾病者,一旦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就诊进行治疗。3.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尽早排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专家介绍:蒋波(主任医师)
医院医院院长,湖南省医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会员,肝胆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肝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肿瘤外科学组副组长,湖南省门脉高压学组副组长,胰腺外科学组副组长。荣膺“医院优秀医师”,入选“湖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注:本文已刊登在10月17日《长沙晚报》A10版,晚报编辑詹春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撰文编辑:周蓉荣
审核:周瑾容
医院动态,获取新鲜健康资讯,请重庆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