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饮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及治疗药物市场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及治疗药物市场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由肝脏中脂肪堆积引起的肝脏炎症和损伤,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习惯的改变,我国NASH的发病率正逐步上升,中国NASH患者数量在-年继续维持增长态势,预计将在年达到4,万人。
由于NASH致病因素多,包括肥胖、II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等;形成机理复杂,与脂肪酸累积、胰岛素抵抗、免疫信号异常、炎症细胞和细胞凋亡等均相关,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针对NASH不同的病因或不同的疾病阶段,预计未来的治疗方案将为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治疗。目前有关NASH的临床试验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代谢、炎症以及纤维化三个环节,其中代谢环节在NASH的发病机制中起到相对关键的作用。
截至年10月,国内没有已上市的针对NASH的药物,有24款针对NASH药物的在研管线,其中11个药品属于脂质代谢类。脂代谢类药物中以FXR激动剂最为热门,共有7款临床阶段的在研管线。
(1)FXR受体激动剂药物
类法尼醇X受体(FXR)是一种核激素受体。FXR在调节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炎症及纤维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是其代谢和信号的重要调节者。FXR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胆汁酸结合、转运和排泄来减少胆汁酸的量,还可以通过抑制脂肪的摄取和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来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含量,同时也可以抑制糖异生、促进糖原储存、降低肝脏糖含量,进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等NASH相关症状。
FXR受体激动剂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截至年10月31日,全球范围内仅有奥贝胆酸一款FXR激动剂获批上市,适应症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国尚未有获批的FXR激动剂上市,有8款FXR靶点的药物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2)KHK抑制剂
果糖激酶(KHK)是果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可催化果糖转化成1-磷酸果糖,1-磷酸果糖会促进体内尿酸增多,减少脂肪氧化且提高内酯合成酶活性,促进脂质合成。果糖有50%-70%在肝脏中代谢,而肝脏主要通过KHK来代谢果糖,肝脏细胞内尿酸浓度的上升将导致甘油三酯累积,引起肝脏发炎甚至肝脏衰竭。
KHK抑制剂可以抑制KHK活性,减少1-磷酸果糖和尿酸生成,并减少肝脏中甘油三酯及脂质的含量,减少肝细胞中脂肪的储存量,从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等NASH相关症状。
目前尚无KHK抑制剂药物获批,处于临床阶段的KHK抑制剂仅有辉瑞和礼来的产品,分别在FDA处于临床II期和I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