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知识 > 为苍生而战羊城晚报6月11日连载全
为苍生而战羊城晚报6月11日连载全
年6月11日星期四B4版
全胃切除
有些疾病是需要手术的,这个,李朝龙早考虑到了,所以,携带了军队用的甲类手术包。在该卫生院开展手术的计划得到了医疗队和卫生院领导的认可,但当时卫生院的条件很差,没有外科医生,更没有手术室。
李朝龙立即开始了手术室的筹建。一间小平房,里外粉刷一下,就当手术室了。那时,正是冬天,最大的问题是手术室的保温,没有加温设施不可能开展手术。
李朝龙联想到欧洲的壁炉,琢磨到了一个办法:在手术室的墙上挖一个洞,将一个汽油桶嵌放在洞里,使汽油桶的一半在手术室里,另一半在室外。然后,在室外的桶上开一个洞,用来烧火。
室外汽油桶里的火熊熊燃烧时,室内的气温慢慢升上来了。手术室刚准备好,一个十分危重的休克病人从很远的山里抬来了。李朝龙立即去看病人。当时,病人家属已不抱希望了,给病人穿好了寿衣,要办后事。病人生命体征提示处于中毒性休克状态。李朝龙详细询问病史,又给患者体检,立即做出诊断,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中毒性休克”。这种病在那个时期,死亡率很高。众人的心都悬着。年轻的李朝龙是唯一的普外科医生,一切都要看他的了。经过紧急的会诊,李朝龙做出大胆的决定:“必须尽快手术,才能救命!”那时,没有好的抗生素。他立即拿出手术方案。医疗队和卫生院的领导们都同意李朝龙的手术方案。
李朝龙还清楚地记得,在遇到一例贲门下高位溃疡的全胃切除时,由于手术器械不够长,他不得不求助医院的胸科主任,最后,顺利地完成了全胃切除手术。手术后,李朝龙担心出现“瘘”、感染等并发症,在简陋的医疗点无法应对,他决定将此病人转回医院。医疗队同意李朝龙的请求,病人于次日送回广州,李朝龙一路护送。
这是李朝龙在黄圃公社完成的第四例胃切除手术,医疗队领导和卫生院的领导都很信任李朝龙,认为他做胃手术根本没问题,问题出在器械不够长,才惹出这些事来。
这位全胃切除病人手术前非常痛苦,几次跪在李朝龙跟前,求他做手术。后来,公社书记也出面说情。李朝龙把情况报告医疗队领导,他们(队长、书记)会同黄圃卫生院的领导一起,开了两次会议,最后决定把此手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成立了指挥小组,成员有医疗队队长王茂荣、书记吕勇、卫生院院长邓国泰和温副院长。手术一开始,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开手术室。20多岁、血气方刚的李朝龙在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病人的恳求,当地领导的信任,合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考验李朝龙的关键时候到了!他毅然决然地拿起手术刀,终于完成了这一高难度手术。
他没有半点错。
李朝龙消除了心里阴影。在吕祥枝主治医生的安慰和帮助下,全胃切除的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康复出院。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儿童白癜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