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知识 > 手术麻醉之旅麻醉医生的日常一天
手术麻醉之旅麻醉医生的日常一天
1
每当办公室铃声响起,那一定是某个兄弟科室需要我们去病房协助救治患者,亦或是通知我们有危重急诊病人需要绿色通道接入手术室实施抢救。日日夜夜,争分夺秒的工作在麻醉医生看来是家常便饭。每逢周五,大家都会带有一丝期待,期盼一周工作结束后的片刻休息时间。1
年10月25日,周五的午间用餐时间,麻醉科办公室电话突然响起,外科急需会诊。患者为男性,今年66岁,因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发感染性休克,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大家立刻绷起了神经,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来势汹汹的急症,它的危害在于病情发展迅速,治疗需要争分夺秒,情况相当棘手。患者早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发展成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会导致重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最后导致死亡。1
接到电话,宋国军主治医师放下手中的午餐,赶紧去外科参与院内会诊,患者各项检查的指标不容乐观。成年男性血液检查正常指标:总蛋白68-81g/L,血小板-×/L。电解质正常值:血清钠离子-mmol/L、血清钾离子3.5-4.5mmol/L、血清钙离子2.25-2.75mmol。一般情况下,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血液各项指标经过治疗大致正常才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而这位患者情况非常危急,检查单显示存在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总蛋白低至21.9g/L、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已降至48×/L,电解质紊乱:低血钠(mmol/L)、低血钾(2.1mmol/L)、低血钙(1.04mmol)/L。患者已经处于嗜睡状态,血液检查所有指标都已降至失代偿(失代偿是指机体对你身体的变化不能做出代偿,会造成机体平衡被打破的意思),不尽快手术患者会有生命危险。然而对于患者来讲,接受手术麻醉这个救命措施可能是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命可能会走向尽头,接受手术患者还有一线生机。患者身体如此虚弱,进行麻醉是对我们整个麻醉团队的一次考验。1
在麻醉科办公室,梁琪副主任医师电话联系在外出差的金梅生主任,远程汇报患者情况,迅速组织全科医生展开病例讨论。为了患者的一线生机,麻醉团队启动应急预案,制定详细周全的麻醉计划和抢救措施,确保手术风险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外科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输注白蛋白、积极改善还在继续恶化的患者各个身体系统,确认备血情况,并向医务科汇报,协调相关科室全力以赴配合抢救工作。金主任飞机落地后立即第一时间赶到科室,再次评估病情,检查麻醉准备情况。准备就绪,患者进入手术室,顺利完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以及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压力变化从而指导术中输血输液,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实时监测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术中密切监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定时进行血气分析,调整患者内环境,纠酸、补钾、补钙,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逐渐好转。麻醉工作有条不紊,手术过程顺利进行。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手术结束,术毕患者未醒,但呼吸循环平稳,保留右侧锁骨下静脉导管、左侧桡动脉导管,带气管导管安全送入ICU继续观察治疗。1
第二天上午随访,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眼中充满感激的泪水,拉着主管医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在ICU观察治疗三天后,患者病情稳定,凝血功能改善,各项血液检查指标趋于好转,总蛋白提升至47.3g/L,神志清楚。10月29日返回外科病房,经过一周的恢复患者状态良好,各项指征基本正常。在麻醉科和外科的共同努力下,再一次力挽狂澜。有人说麻醉医生是外科行业里的内科医生,内科行业里的的外科医生。而麻醉医生却说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因为大家都背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都相信“独臂难擎天”,认可每个人的付出,更重视团队协作的力量,患者转危为安,任何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是身着绿色刷手衣的麻醉医生,不同于穿白大褂的医生,却有着同样的神圣使命!来源:手术麻醉科刘洁
编辑:宣传科刘渭伊
审核:手术麻醉科金梅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