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知识 > 肝胆相照之胆囊癌
肝胆相照之胆囊癌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3423.html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恶性程度甚至超过胰腺癌和肝癌。有一个词叫“肝胆相照”,形容的是肝胆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这种很近的关系,导致胆囊癌容易侵犯到肝脏和周围的淋巴结,病情发展极快,容易发生转移。早期很难发现,等到有症状再就诊,基本是中晚期。
有人说胆与胆量有关,胆切除后,胆量就变小,这是完全无科学依据的。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胆囊概述
胆囊位置
胆囊位于右侧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肝的胆囊窝内)。
胆囊功能
储
存
胆
汁
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所以胆囊被称为“胆汁仓库”。同时又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
分
泌
粘
液
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浓
缩
胆
汁
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排
空
进食3~5min后,食物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收缩,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一般来讲,进食半小时,胆囊即可排空。
胆囊癌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胆道恶性肿瘤的70%以上。可分为腺癌、鳞癌、腺鱗癌、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神经内分泌来源肿瘤以及末分化癌等。其中,腺癌是胆囊癌最为多见的病理学组织类型。
原发性胆囊癌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较为明确的仅为一些高危因素可能诱发胆囊癌!
胆囊癌诱发因素
胆
囊
结
石
有胆囊结石患者罹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结石人群的13.7倍。单个胆结石直径>3cm的患者,胆囊癌的发病率是胆囊结石直径<1cm患者的10倍,这表明随着结石体积的不断增大,胆囊处于炎症状态的病程更为长久,胆囊癌变的风险也相应增高。
胆
囊
息
肉
胆囊息肉患者有以下特征时,恶变倾向增高:
息肉直径为8-10mm甚至更大。
息肉直径<8mm但合并有胆结石、胆囊炎。
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
胆
囊
炎
慢性细菌性胆管炎会增加胆管、胆囊黏膜上皮组织癌变的风险,常见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和幽门螺杆菌。
遗
传
学
胆囊结石的形成具有遗传易感性,有胆囊结石家族史和胆囊癌家族史的人群,胆囊癌发病的风险相应增高。
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大多无症状。当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或息肉病史,近期出现反复的、难以缓解的腹部隐痛不适、右上腹触及包块和进行性黄疸时,常提示胆囊癌的可能,且病变往往已发展至进展期。
胆囊癌典型症状
腹
痛
主要表现为无特异性右上腹痛,呈持续性隐痛、钝痛或阵发性剧痛,症状反复发作或难以缓急。
腹
块
患者可触到右上腹包块,往往提示病程已经进入进展期或晚期。
黄
疸
肿瘤侵犯肝门或肝外胆管引发胆管梗阻、并发黄疸症状,往往提示病程已进入进展期或晚期。
胆囊癌相关检查
超
声
检
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胆囊癌及胆结石、胆息肉等癌前病变最常用的方法,常作为首选检查手段。
CT
检
查
CT检查准确率为83%~93.3%,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肿块或胆囊壁的强化,并显示胆囊壁的侵犯程度、毗邻脏器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PET
-CT
PET-CT灵敏度高,可发现胆囊癌早期病变,可检出直径≤1cm的转移淋巴结和转移病灶。对胆囊占位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亦具有较高价值。
磁
共
振
必要时可联合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可检查肿瘤大小、肝脏侵犯程度、是否合并胆管扩张、血管侵犯、腹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
内
镜
超
声
该检查经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直接扫描胆囊,可精确显示胆囊腔内乳头状高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及其浸润囊壁的结构和深度,以及肝脏、胆道受侵犯的情况,有助于胆囊癌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订。
胆囊癌治疗
手术是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法的选择依据肿瘤临床分期,根治性手术是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可能获得治愈的唯一方法,其他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等可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或改善症状。
总而言之,不管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来做选择,既不要错过治疗,更不要过度治疗。
END编辑:赵敏审核:赵帆
医院保健办:-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