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症状 > 完赛维说明书

完赛维说明书



万赛维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缬更昔洛韦

用法用量:

注意----避免药物过量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按推荐剂量给药

标准剂量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口服给药,应与食物同服(参见药代动力学,吸收)。盐酸缬更昔洛韦片被迅速大量的转化成更昔洛韦。以更昔洛韦测定的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比更昔洛韦胶囊高10倍,因此应严格遵守以下的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用量和用法说明(参见注意事项和药物过量)。

成年患者CMV视网膜炎的诱导治疗对于活动性CMV视网膜炎病人,推荐剂量是mg(两个mg片)每天两次,服21天。延长诱导治疗可能增加骨髓毒性的危险性(参见注意事项)。

CMV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在诱导治疗后,或对于非活动性CMV视网膜炎患者,推荐剂量是mg(两个mg片剂)每天一次。视网膜炎恶化的患者可重复诱导治疗(参见诱导治疗)

移植患者CMV感染的预防对于肾脏移植患者,推荐剂量是mg(两片mg的片剂),每天一次,从移植后10天内开始,直至移植后天。对于已接受肾脏以外的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推荐剂量是mg(两片mg的片剂),每天一次,从移植后10天内开始,直至移植后天。

特殊剂量指南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密切检测血清肌酐或肌酐清除率水平。对于成年患者应按照下表所示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参见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和注意事项)。表1:肾功能不全患者片剂服用剂量CrCI(ml/min)诱导剂量维持剂量/预防剂量≥60mg每天2次mg每天1次40-59mg每天2次mg每天1次25-39mg每天1次mg每2天1次10-24mg每2天1次mg每周2次<10不推荐不推荐

可按下面公式可根据血清肌酐估算肌酐清除率:(-年龄)×体重(kg)男性的肌酐清除率=-------------------------72×(0.×血清肌酐(μmol/l))

女性肌酐清除率=男性肌酐清除率×85%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CrCl[10ml/min),无法给出推荐剂量。因此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不能用于此类患者(参见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和注意事项)。重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人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和更昔洛韦)治疗的病人有发生严重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例。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少于个/μl,或血小板计数少于25,个/μl,或血红蛋白少于8g/dl,都不能开始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治疗(参见警告,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从临床试验中获得的经验有关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使用经验缬更昔洛韦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后迅速转化成更昔洛韦。因此已知的与更昔洛韦有关的不良反应预计也会在应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时发生。所有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在应用更昔洛韦时也都曾观察到。

AIDS患者CMV视网膜炎的治疗在每组79例病人参加的随机应用缬更昔洛韦或静脉内更昔洛韦治疗28天(21天诱导治疗,7天维持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两组的安全性数据有可比性。报告最多的不良事件是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发热。在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组中,腹泻、口腔念珠菌病、头痛和疲乏报告较多;而在更昔洛韦静脉制剂治疗组中,恶心和注射部位相关事件报告较多

两个临床试验中(n=),不论严重性和是否与药物有关,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治疗组报告最多的不良事件(占患者的%)为腹泻(38%),发热(26%),恶心(25%),中性粒细胞减少(24%)和贫血(22%)。不良事件大多数为轻度或中度。不论严重程度如何,研究者报告最多的与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有关(包括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的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21%),贫血(14%),腹泻(13%)和恶心(9%)

器官移植患者CMV感染的预防表3所示的为发生率≥5%的不良事件,不论严重性和是否与药物有关,这组数据来源于一个临床试验,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接受缬更昔洛韦(n=)或口服更昔洛韦(n=),从移植后10天内开始,直至移植后天,观察至停药后28天。不论严重性和是否与药物有关,本临床试验中缬更昔洛韦片治疗组(n=)报告最多的不良事件(患者的%)为腹泻(30%)、震颤(28%)、移植物排斥(24%)、恶心(23%)、头痛(22%)、下肢水肿(21%)、便秘(20%)、背痛(20%)、失眠(20%)、高血压(18%)和呕吐(16%)。这些不良事件也见于口服更昔洛韦患者,且发生率相似。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到中度

出现在实体器官移植的临床试验中(天给药方案)而未在CMV视网膜炎的临床试验中出现的发生率≥2%的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18%)、血肌酐升高(10%)和代谢紊乱(高血钾)(14%)和肝功能异常(9%)。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口服更昔洛韦相似,可认为反映了基础疾病的病情表现

在接受治疗直至移植后天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不论严重性如何,研究者报告最多的与缬更昔洛韦片有关(包括可能无关、可能有关和很可能有关)的事件是白细胞减少(9%)、腹泻(7%)、恶心(6%)和中性粒细胞减少(5%)

u]更昔洛韦的经验[/u]盐酸缬更昔洛韦片被迅速的转化成更昔洛韦。上面没有提到的有关更昔洛韦的不良事件如下:胃肠系统紊乱:腹胀,胆管炎,消化不良,吞咽困难,呃逆,食管炎,大便失禁,胃肠胀气,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出血,口腔溃疡,胰腺炎,舌功能紊乱全身:腹水,衰弱,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出血,不适,粘膜疾病,疼痛,光敏反应,寒战,脓毒血症。肝功能紊乱:肝炎,黄疸皮肤和附属器:痤疮,秃发,脂溢性皮炎,皮肤干燥,出汗增多,荨麻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做梦异常,健忘,焦虑,共济失调,昏迷,口干,情绪不稳定,运动过度综合征,张力亢进,性欲减退,肌阵挛,紧张,思睡,思维异常,震颤肌肉-骨骼系统:肌肉骨骼疼痛,肌无力综合征泌尿系统:血尿,阳痿,肾衰竭,尿频代谢和营养: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血糖降低,血乳酸脱氢酶升高,血镁降低,糖尿病,水肿,肝功能异常,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特殊感觉:弱视,失明,耳痛,眼出血,眼痛,失聪,青光眼,味觉紊乱,耳鸣,视觉异常,玻璃体异常

血液和淋巴系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淋巴结病,脾肿大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血栓性深静脉炎,高血压,低血压,偏头痛,静脉炎,心动过速,血管扩张。呼吸系统:胸膜渗出,鼻窦充血[u]上市后的经验[/u]更昔洛韦的经验在以上各部分都没有提到的静脉和口服更昔洛韦上市后自发报告的不良事件,以下所列的是不能排除可能和更昔洛韦有关系的不良事件。由于盐酸缬更昔洛韦片被迅速的大量的转化为更昔洛韦,这些不良事件也可能在服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时发生。·过敏反应·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上市后报告的不良事件与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和更昔洛韦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是一致的

禁忌

已知对缬更昔洛韦、更昔洛韦或药品中任何其他成分有过敏反应的病人不能应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由于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与阿昔洛韦(aciclovir)和伐昔洛韦(valaciclovir)的化学结构相似,这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警告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更昔洛韦有致突变、致畸、致精子生成缺乏和致癌作用。因此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也被认为在人体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作用,可能引起先天缺陷和肿瘤(参见保存和处理)。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也被认为可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的精子生成抑制(参见临床前安全性数据,妊娠和不良反应)。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或更昔洛韦)治疗的病人有发生过严重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例。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少于个/mL,或血小板计数少于25,个/mL,或血红蛋白少于8克/dl,都不能开始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治疗(参见剂量调整指南、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不推荐在儿童中应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

注意事项

以更昔洛韦测定的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比更昔洛韦胶囊高10倍。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不能1:1的代替更昔洛韦胶囊。以前应用更昔洛韦胶囊要改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片剂的病人,应被告知:如果服用超过处方剂量的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有药物过量的危险。(参见用量用法,药物过量)。在治疗过程中建议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有严重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建议采用血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和/或考虑暂停服药(参见特殊剂量指南和不良反应)。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要按照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参见特殊剂量指南和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对已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CrCl[10ml/min),建议使用更昔洛韦静脉制剂(而不是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并按照已批准的更昔洛韦处方信息上的剂量下调公式计算剂量(参见特殊剂量指南和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

应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和/或更昔洛韦后有报道出现惊厥、镇静、头晕、共济失调,和/或精神错乱。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可能会影响需要精力集中的活动,包括病人驾驶汽车和操作机器的能力。在合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和更昔洛韦的病人中有发生惊厥的报道。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不应该与泰能合用,除非可能获得的益处高于潜在的危险性(参见药物相互作用)。齐多夫定(Zidovudine)和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单独应用都有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有些病人可能不能耐受全量合用这两种药(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在与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合用时,去羟肌苷(Didanosine)的血浆浓度可能会升高;因此应密切监测病人的去羟肌苷毒性(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合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和其他已知有骨髓抑制或与肾功能不全有关的药物时,会导致毒性增加(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药物相互作用在原位大鼠小肠的渗透性模型研究表明,缬更昔洛韦与伐昔洛韦,去羟肌苷,奈非那韦,环孢菌素,奥美拉唑和吗替麦考酚酯没有相互作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被代谢成为更昔洛韦,因此服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时也会出现与更昔洛韦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与更昔洛韦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更昔洛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仅约为1~2%,所以不会出现竞争蛋白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合用更昔洛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有发生惊厥的报道。这两种药不应该合用,除非可能获得的益处远超过潜在的危险性(参见注意事项)。

丙磺舒丙磺舒和口服更昔洛韦合用将导致肾脏对更昔洛韦的清除率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下降(20%),使机体对药物暴露显著增加(40%)。这些变化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的肾小管分泌。因此对合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和丙磺舒的患者密切监测更昔洛韦的毒性。齐多夫定当口服更昔洛韦的患者合用齐多夫定时,齐多夫定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稍有增加(17%),但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合用两药有使更昔洛韦血浓度降低的趋势,虽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然而,由于齐多夫定和更昔洛韦都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有些患者可能不能耐受这两种药全量合用(参见注意事项)。地丹诺辛当合用更昔洛韦(无论是静脉还是口服)时发现地丹诺辛的血浆浓度升高。更昔洛韦的口服剂量每日为3g和6g时,观察到地丹诺辛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升高84~%;同样更昔洛韦的静脉用药剂量为5和10mg/kg/天时,观察到地丹诺辛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升高38~67%。这种升高不能以肾小管的竞争性分泌解释,因为地丹诺辛分泌的百分比也升高了。这种升高可能由于生物利用度升高或是由于代谢降低。更昔洛韦的血药浓度变化无显著临床意义。然而由于两药合用时地丹诺辛的血浆浓度升高,应密切监测患者地丹诺辛的毒性(参见注意事项)

吗替麦考酚酯基于单次口服推荐剂量的吗替麦考酚酯(MMF)和静脉应用更昔洛韦的研究结果,以及已知的肾功能不全对MMF和更昔洛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推测合用这两种药(有可能竞争肾小管分泌)会导致霉酚酸的葡糖酚酸(MPAG)浓度和更昔洛韦的浓度升高。推测霉酚酸(MPA)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大的改变,因此MMF的剂量不需要调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合用MMF和更昔洛韦时,应观察更昔洛韦的推荐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扎西他滨扎西他滨使口服更昔洛韦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8增加13%,评估的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显著变化。此外,合用口服更昔洛韦时虽然扎西他滨的清除速率常数稍有增加,但药代动力学特点在临床上无相关的显著变化。司他夫定当合用司他夫定和口服更昔洛韦时没有发现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甲氧苄啶甲氧苄啶使口服更昔洛韦的肾清除率降低16.3%,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并相应的使终末清除率显著下降和半衰期延长15%。然而这些变化在临床上未必有显著意义,因为AUC0-8和Cmax不受影响。甲氧苄啶与更昔洛韦合用时,甲氧苄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中唯一有统计学显著变化的是谷浓度Cmin增加12%。然而这一变化未必有临床意义,无需调整剂量。环孢霉素通过比较环孢霉素的谷浓度,没有证据表明更昔洛韦的使用影响环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然而,有证据表明在开始更昔洛韦治疗后最大血清肌酐值升高。其他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当更昔洛韦与其他已知有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或跟肾功能不全有关的药物(如氨苯砜,戊烷脒,氟胞嘧啶,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阿霉素,二性霉素B,核苷类似物和羟基脲)合用时,毒性可能会增加。因此,只有在益处远大于危险性时才考虑更昔洛韦和这些药物合用(参见注意事项)

药物过量

缬更昔洛韦过量的经验一名肾功能不全的成人在应用至少10倍于相对应其病人肾功能受损程度(降低的肌酐清除率)的推荐剂量数天后,出现了致命的骨髓抑制(髓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推测过量的缬更昔洛韦也可能导致肾毒性增加(参见注意事项和用量用法)。对缬更昔洛韦过量病人,血液透析和水合作用可能有助于降低血药浓度(参见药代动力学,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静脉内更昔洛韦过量的经验临床试验中和上市后应用中都有静脉内更昔洛韦过量的报道。这些病例中有的没有报告不良事件。绝大多数病人有以下一个或几个不良事件:血液学毒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髓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肝脏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肾脏毒性:原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血尿恶化,急性肾功能衰竭,肌酐升高胃肠道毒性:腹痛,腹泻,呕吐神经毒性:广泛的震颤,惊厥

特别注意保存和处理不能将片剂打破或粉碎。考虑到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对人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作用,在处理破损的片剂时应特别谨慎(参见警告)。避免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破损或粉碎的片剂。一旦发生,应使用肥皂水彻底冲洗皮肤,以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稳定性在包装所示的失效日期(EXP)以后不能应用本药品。储存注意事项见外包装

·end·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zz/10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