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症状 > 融汇Family制药巨头纷纷卷土重来

融汇Family制药巨头纷纷卷土重来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67485.html

近日,国际著名的生物科技通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新闻》(GEN)发布了全球前十位RNA生物医药公司的排名,阳光融汇资本大家庭成员——Sirnaomics(“圣诺制药”)赫然在列,高居非上市公司类别的前三,阳光融汇资本于年领投圣诺制药1.05亿美元D轮融资。

就在今年7月,Sirnaomics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申请书。在最近数月核酸药物风风火火快速增长一轮,并在国际上频繁出现核酸药物公司被大型跨国药企收购新闻的档口,中国将诞生核酸药物及核酸技术第一股。实际上,IPO前Sirnaomics已经在一级市场上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旋石资本、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沃森生物、仙瞳资本、阳光融汇资本、越秀产业基金等,引入资本总额超过2.7亿美元。递交招股书前夕,Sirnaomics刚刚完成E轮融资,投后估值为6.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

从Sirnaomics创始人超过25年专注核酸药物递送的坚持,公司着力核酸干扰药物全球化创制10多年扎实的努力,到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是一群科学家和创业人长年的坚守,更是一部全球创新药从实验室成长到临床应用的历史缩影。

核酸药物梦想照进现实

年11月,美国FDA认定Alnylam制药公司开发的RNAi疗法Patisiran为突破性疗法。9个多月后,Patisiran拿到FDA药物批件,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hATTR变性的特效药上市,自此有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款RNAi药物。无论是对头部核酸药企Alnylam,还是全球众多仍在坚持核酸新药创制的团队而言,这都是开创性的里程碑。它表明了长期制约小核酸药物的发展、曾让跨国药企望而却步的药物递送问题,已经有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将核酸药这种剂量更小、作用时间更长的新一代药物得以被安全、有效地送进患者细胞。也是从年开始,罗氏、诺华、礼来、安进、再生元等跨国药企纷纷斥重金又再扎进核酸药物的蓝海。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款siRNA药物、8款ASO药物获批上市,其中Ionis研发的ASO药物Spinraza在年销售额达到20.97亿美元,是小核酸药物领域的首款“重磅炸弹”。而核酸药物真正“出圈”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Moderna和BioNTech历时短短数月开发出基于mRNA的新冠疫苗,上市仅一个季度就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全球收益,Moderna股价飙升到市值一度超越百年药企默沙东。核酸药物被戏称为“可以拯救宇宙的技术”,重新站在了聚光灯下。与此同时,国内核酸药物的开发探索也是方兴未艾。尽管起步比Alnylam、Ionis等明星企业稍晚几年,国内的核酸药物领域仍聚集了像Sirnaomics、瑞博生物、锐博生物、吉玛基因、舒泰神等多家深耕多年的专业团队。而随着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生物等药物供应链企业纷纷布局核酸药物产能,国内的核酸药物产业生态正在不断成熟。有从业者告诉动脉网,即便放眼全球,国内核酸药物领域的供给侧优势也十分明显,“一些在美国做开发的核酸药物企业,已经开始频繁与中国的原料药厂商合作。”

与Alnylam天使投资人擦肩而过的技术派

Sirnaomics创始人陆阳博士长期致力于核酸药物的研发创制,并开创性地采用多肽纳米粒子(PNP)作为核酸药物递送平台,将RNAi药物适应症范围从肝细胞相关疾病拓展到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临床试验。同时,着重引进国际业内专家、推动源头创新,利用优化的GalNAc药物递送技术,使Sirnaomics的技术平台更加多元化。早在年,陆阳博士就与同是来自诺华的同事基于PNP导入技术创立了一家名为Intradigm的生物科技公司。6年后,Intradigm被以基因泰克为首的投资团队收购,陆阳博士也逐步转战国内。作为少数真的看到胜利曙光的技术派,陆阳博士坚信核酸药物作为一种比抗体药物更上游的作用机制,能够在复杂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改变传统疗法的游戏规则。人们通常所讲的核酸药物主要包括反义核酸药物(ASO)、小干扰核酸药物(siRNA)、核酸适配体药物(Aptamer)、信使RNA(mRNA)药物等,它们通过扰乱从DNA到蛋白间中心法则的作用机制来阻断特定蛋白形成,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Moderna因新冠mRNA疫苗一炮走红前,ASO和siRNA是相对主流的核酸药物类型。其中,siRNA是核酸干扰机制(RNAi)下的一种常见分子,后者在诺奖加持下颇受产业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zz/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