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症状 > 毛遂三寸之舌舌和中医的舌诊

毛遂三寸之舌舌和中医的舌诊



文/林斌战国时有个叫毛遂的人,以“自荐”而名留青史。他曾经去楚国,说服楚王合盟救赵。对此,人们夸赞他:“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留候列传》记载,三国张良也曾为他的三寸舌而自豪。其实,毛遂也好,张良也好,他们的舌头都与平常人一样。在这里,只不过是形容他们能言善辨,娴于辞令,会出谋划策罢了。毛遂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三寸不烂之舌毛遂,是平原君手下三千个门客中最不受人注意的一个。当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孝成王要相国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在挑选20名文武双全的最后一名随从时,坐在未位的门客站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平原君有点惊异,说:“你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己有3年了”。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可是你来三年,我没有听说你有什么才能啊”。毛遂不慌不忙地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站在一旁的门客听了毛遂的“大话”,都以十分轻蔑的目光鄙视他。可平原君却十分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他加入去楚国的随从队。平原君侃侃而谈,他极力地劝说楚考烈王合纵抗秦。但从早一直谈到中午,嘴皮子都说干了,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站在台阶下的毛遂和十九个门客,尽管听得不耐烦了,但又不知如何面对。突然一个门客想到出发前毛遂的一番豪情,便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该看您的啦!”毛遂拿着宝剑,健步上了台阶,高声地嚷着:“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事,怎从说到太阳都直了,还没有停当呢?”楚王听了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平原君平静地说:“这是我的门客毛遂。”楚王一听眼前的发话人居然是一个地位卑微的门客,便更加生气,于是怒斥毛遂:“我跟你主人商讨国家大事,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毛遂毫不气馁,按着宝剑更跨上一步,说:“你用不到仗势欺人,有我主人在,你作为君王怎么这样无理?”楚王看他身带宝剑,说话又有一股狠劲,心里不免有点哆嗦,就换了一种口气对你说:“那您有什么高见,不妨说来!”毛遂滔滔不绝地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士兵,原来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有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不幸殉死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大将白起,只是个小混混,他带了几万人,就把楚国的首都郢攻破了,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奇耻大恨,我们赵国人都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却不想雪耻了。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讨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一时无言对答,只得连连说:“说得是,说得是。毛遂穷追不舍地说:“那么,合纵的事就这样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平原君代表赵王与楚王举行了歃血结盟的仪式。楚国也很快出兵,奋勇抗秦,终于解救了赵国的危局。这,就是“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当然,毛遂合纵的成功不仅仅是靠那三寸不烂之舌,更重要的是靠他的智慧、才华和勇气……。人体的舌头灵活而“大有作为”在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也许所有的动物都有一根灵活的舌头,就连小小的蚂蚁也不例外。不过,不同的动物,其舌头的作用却又迥然有异。蛇用舌头代替鼻子,啄木乌用舌头钩出树洞里的害虫,峰鸟用舌头卷成小管插入花冠吸吮花蜜……。而人类的舌头,自然更加灵活自如,“一专多能”,是我们一天也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当你面对镜子,张开大嘴时,舌头就会呈现于你的视野之中:呈长椭圆形,由黏膜、肌肉与血管、神经组成,长不足9厘米,重约50克,上面称为舌背,下面叫舌腹;前2/3为舌体,后1/3为舌根,中间以人字沟为界;舌腹正中有一根筋膜叫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与收吮、咀嚼、说话等有关。据生理研究,人的胚胎大约在一个月的时候,咽底正中处就隆起一块好似三角形的东西,这表明此时舌头已经出现了。令人迷乱的是,一根舌头竟是由不同的部位发育而成,同为一体的舌根和舌体,神经的来路却又不一样。舌体主要由三叉神经支配,舌根主要由舌咽神经支配。人的舌头,确实“多才多艺”,是一个勤快的小精灵。它能知五味,灵敏地辨析甜酸苦咸;它能助发音,帮助你说话、唱歌;它能搅食物,拨弄滚翻促进消化;它有传送功能,协助完成重要而又复杂的吞咽任务;它是反映疾病的窗口,为你及时判断疾病的进退。不知你有否注意,在每个人的舌头表面,有许多密集的小突起,它像花蕾一样含苞待发。这些小突起,医学上称为“味蕾”,正常成年人约有一万多个,绝大多数分布在舌头背面,尤其是舌尖部分和舌侧面。人吃东西的时候,味蕾受到各种不同味食物的刺激,便将信息通过味神经传送到大脑味觉中枢,于是产生味觉,品尝出饭菜的滋味。在电子显微镜下,味蕾由4种细胞所构成。其中,60%是暗细胞,30%是亮胞浆细胞,7%是无绒毛细胞,3%是基底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的存在,我们就能感受到甜、酸、苦、咸四种和其它融合而成的涩、辣等味道了。通常,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酸味的味蕾多分布在舌两侧的后半部,苦味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咸味的味蕾多在舌尖和舌尖两侧。椐研究,怀孕二、三个月的胎儿就已出现味蕾,6个月的胎儿就能感觉到味道。出生后,味蕾不断地在丰富、在发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约有2/3的味蕾又在逐渐萎缩,因此味觉功能的下降便成为必然。不过,味蕾的敏感性是出类拔萃的,它能觉察到稀释倍的甜味,倍的咸味,7.5万倍的酸味和万倍的苦味。有趣的是,人生下来总是喜欢甜味,不喜好苦味与咸味的。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因为“甜”一般与“毒”无关,而苦、咸中往往含有更多的毒素。要生存,就必须进食。美味佳肴是人人都欢迎的,而咀嚼品味更是一种享受。然而,世上确有食不知味的人。这种现象,医学名词叫“味盲”。椐史书记载,味盲的发现纯属偶然,最初发现者美国的化学博士阿瑟.福克斯居然是位味盲的患者。后来科学家证实,味盲与遗传有关。其中,相对味盲要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才有味感,而绝对味盲则毫无味感。当然,不同民族味盲的差异也很大,澳大利亚土著人中味盲高达40%,美洲印第安人中只有2%,大多民族的比例是8%。请注意,味觉障碍可能还是某些疾病的“警报”,因为在糖尿病、甲状腺肿瘤和青光眼病人中,味盲比正常人要高得多。古老而神奇的舌诊必将闪耀出瑰丽的光彩大家知道,体表有病,一看便知。如果内脏出了问题,也能“看”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造物主在人的体表“设置”了舌头这个特殊的“窗口”,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能从这个“窗口”看到内在疾病的变化。无法否认,在这一方面,中医大夫堪称是行家里手。从舌头看健康,中医称之谓“舌诊”,它是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的《伤寒疾病论》中就有“舌黄的人,可用通法进行治疗”的记载。古籍《临证验舌法》中,更有“内外杂证,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的描述。这就是说,舌象的变化,能较为客规地反映人体病变的部位、性质、深浅与进退。嗣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和总结,到了元、明、清初,舌诊已经相当成熟和有效了。中医的舌诊,又称望舌,指的是通过对舌质、舌苔及舌形态变化的观察,来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舌质,是舌的肌肉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苔状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正常乳头的浅层上皮都有轻度角化脱落的现象,而脱落的上皮与唾液、食物碎屑和细菌混在一起,便共同形成一层薄薄的白色舌苔。舌内的血管、神经分布丰富,且有较多的腺体,既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必要通道,又是机体内外环境接触的要塞。血氧的浓度、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舌上皮厚度均可影响舌质的变化。因此,当体内上述成分发生改变时,它都会在三寸不烂之舌上反映出来。显然,舌的正常组织结构,决定了正常舌象的特点: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光亮,舌头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有致,薄白而润。简言之,正常舌象应是淡红舌,薄白苔。张伯礼曾对名健康人进行舌苔调查,其中有白苔占(73.7%.)、黄苔例(23.98%)、黑苔59例(0.88%)、剥脱苔89例(1.33%)、全剥无苔者6例(0.09%)。结果表明,大部分健康人的舌苔是薄白苔,极少数人是薄黄苔。中医的舌诊,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医学实践的总结,迄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中医认为,舌头是外露的心脏。心、肺有病时,可以从舌头上反映出来。肝胆病反映在舌边,脾和胃有病变反应在舌中部,肾和膀胱有疾则能在舌根上反映出来。一个训练有素的中医大夫,在临诊望舌时,除看舌尖、舌中、舌侧、舌根外,更要着重观察患者的舌体和舌苔。舌体,包括舌体的颜色(淡白、淡红、红绛、青紫),舌体的形质(荣润、枯晦、苍老、娇嫩、胖大、瘦薄、造痕、裂纹),舌体的动态(萎软、强硬、歪斜、颤动等)。舌苔,要注意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落和真假),苔色(白、黄、灰、黑)两方面的变化。然后,根据从舌体、舌苔中观察、收集和稽查到的各项指标、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此了解邪正的盛衰,辨别病位的深浅,区分病邪的性质,推断病势的进退,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舌诊的研究也从临床的肉眼观察进入到细胞、亚细胞的水平,从而使中医的舌诊在客观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突破。最近,我特地查阅了舌诊现代研究的文献资料,其中特别是对8种异常舌象病理变化的深入研究,对扩大我们的认识视野和临床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1、淡白舌。多见于虚证。据临床观察,其形成与贫血,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浆渗透压降低,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浆蛋白偏低,组织水肿,基础代谢降低及某些内分泌机能不足等因素有关。用益气、养血、温阳的药物治疗后往往可以纠正。用裂隙灯观察,可发现淡白舌的丝状乳头分枝与角化多于正常舌。微循环显微镜下观察,淡白舌的舌尖蕈状乳头常萎缩,数量减少,血色变淡。病理切片提示,舌下粘膜变厚,主要为棘细胞大量增生,其表面还被复盖一层明显角化了的不全细胞。2、红绛舌。往往发生于发热、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脱水,外科手术,维生素族B的吸收、利用障碍,基础代谢率升高,交感神经亢进导致的唾液浆液分泌过少,高氮质血症,一定程度的缺氧及酸中毒,意识障碍等情况。病理切片提示,红绛舌时丝状乳头明显萎缩,蕈状乳头低矮或萎缩,上皮层次和表面角化现象明显减少,粘膜固有层的毛细血管数自增多,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膜或白细膜浸润。3、紫舌。多见于心血管和肝胆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青紫舌的占49.6%。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与血氧饱和度下降,静脉郁血,血流缓慢,血粘度与血小板聚集性升高,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因素有关。紫舌的微循环有明显的障碍,前列腺A2的含量低下,舌乳头粘膜上皮内黑色素沉积。不过,青年女性有痛经的也可出现瘀点、瘀斑,临床时应加以甄别。4、胖嫩(齿痕)舌。舌体胖嫩有齿痕常与淡白舌兼见。一般认为贫血、血浆蛋白下降引起的组织水肿有关,也见于舌的结缔组织增生,血管淋巴回流障碍。此外,齿痕舌的形成与舌部血管的平滑肌细胞、舌肌细胞内水钠潴留,细胞水肿、肥大,舌体增大,弹性降低也有关。5、光剥、裂纹舌。光剥、裂纹舌往往与红绛舌同时出现,多见于阴虚内热之证。据舌印脱落细胞观察表明,中层细胞大量出现,尤其是小多角形细胞不断上升,其数量与病情的轻重成正比。同时,细胞坏死普遍存在,白细胞大批堆积,说明有上皮细胞脱落过快、营养不良和炎症的存在。裂纹舌的形成与舌粘膜萎缩有关。研究表明,其超微结构特点是舌上皮脚向下延长、增宽、角化障碍,真皮乳头泡沫细胞减少或消失。6、白苔。白苔不但见于表证、寒证,亦见于虚证。在各种疾病的恢复期,以及有主诉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如神经痕弱,无表里证的疾病如早期乳腺癌,表证初起,慢性感染,痰饮如哮喘、胸、腹水时,均可出现白苔。白苔常出现丝状乳头的变化,如白厚苔的丝状乳头角质突起增多而致密。通过荧光观察,发现病理白苔与正常白苔在红色灾光发生率及白色灾光发生率上有显著的差异,这为辨别病理性白苔提供了客观依据。7、黄苔。多见于炎症感染与发热。当白细胞/mm3时,黄苔的出现率可达72.9%。溃疡病活动期、浅表性胃炎、胃癌等病症表现为胃粘膜出血、水肿或糜烂出血时,亦多见黄苔。研究发现,黄苔的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舌粘膜表面聚集了大量的细菌及炎症渗出物。肝炎或胆管炎患者,其舌腺粘液内的粘多糖与肝内肝管上皮细胞的粘多糖都有变化,这表明黄苔与内脏的其些病理变化是一致的。8、黑灰苔。多见于危症,又以热证者居多。其形成与高热、脱水、毒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功能失调、霉菌、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病理切片可见粘膜上皮增厚、乳头延长、基底细胞增生、细胞间桥消失、伴有明显空泡等。目前,有关舌苔的微观研究,舌苔与免疫相关性的研究,舌苔与激素的关系研究,舌苔的细胞化学研究,舌苔与舌面PH的关系等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可以相信,舌象在防病治病中意义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古老的舌诊必将闪耀出瑰丽的光彩,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了解更多中医小常识,请搜索“Meditura”订阅我们,也可扫一扫下方的Mediatura的







































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zz/8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