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饮食 > 生活技能体检报告到底怎么用
生活技能体检报告到底怎么用
你以为体检后你会对自己的身体更清楚,但也许拿到体检报告单的那一刻,你却变得更迷糊了。体检报告,到底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对于体检报告的贴心提示
☆未查出问题切勿大意
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就将体检报告随手一扔,或许以后再也不会拿起来看。事实上,体检结果没有异常,并不代表身体没问题。
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体检指标的数据是统计学根据大样本定的通用指标,没有包括“小概率”事件。所以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
体检指标正常,这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同理,如果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便会增高。尤其是内分泌指标,总是随着个人生活习惯、身体状态、环境而不断波动,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
此外,指标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血脂、胆固醇指标的正常值标准仅仅针对健康人群,但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这样的数据可能就是一个危险的状态。
如果指标数值比参考值略低一点或略高一点,不必太过紧张,但也要重视。短期内一定要复查一下异常指标,看看指标的变化,如果指标逐渐在上升,那要非常重视,往往有些指标的变化,是某种疾病的预兆。而如果指标慢慢接近正常参考值了,则问题不大。
☆看清体检报告的背后玄机
职业男女的体检一般由单位组织,当体检中检出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高尿酸居多时,提示这些与你不良的饮食结构有关。如果大家吃的都是单位食堂,就要改改菜单,改良饮食。
同时这些可能也与你的作息不规律、运动太少、吃得太油腻、营养过剩等有关。换言之,体检报告就是你的生活+饮食+工作的晴雨表。体检报告一出,不仅给身体打了分,同时也给你的生活质量打了分。
☆不可轻视的“随访”
大多数的体检者都属健康范畴,体检后医生所写的提示一般是对可能发生疾病的情况作些描述,往往会在建议栏上写“随访”二字。大多数人都会把“定期随访”认同为“无需关照”,殊不知“随访”是为了跟踪可能发生的疾病,防患于未然。
因此,你要做好功课,了解相关医学知识,做进一步检查,询问医生如生活饮食方面的宜忌等事项,发挥“随访”的最佳效力,否则医生的建议就真形同虚设了。
体检建议一定要重视
体检后要认真阅读体检报告,查看报告是否提示了某方面的问题,是否有警告标志。其中有明确提出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目,一定要积极配合。
健康体检报告通常不会直接做出疾病诊断,而是将体检所见各项异常汇总,并做出是否需要复查或者进一步诊治的提示。现在很多人越来越重视体检,但却忽略了体检后应该干的事。
在拿到体检结果后,体检者应该积极咨询医生,并将个人的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食物耐受等信息告知医生,积极配合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医生不仅可以结合你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以及其他相关指标来分析、提醒你,给你有用的建议,还能告诉你所检查的项目是否齐全。
整理自己的健康档案
健康是件长久的事,体检报告也不是一次性的。所以,不要看完今年的体检报告就随手一扔,万事大吉。即使现在医生给你的身体打了满分,你也要整理好自己的健康档案,以备今后对比参考,也许还可以预知未来5年到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概率。
由于不注重体检数据变化,而导致贻误病情的案例不少。曾经就有媒体报道,某单位处长连续做了3年体检都没有发现器质性变化,却在第4年突然查出尿毒症。翻开往年的体检报告才发现,原来在第一年的报告里已有“苗头”,且数据逐年上升。
热点解读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单上的肿瘤标志物数据?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当机体产生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地升高。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糖抗原(CA)、糖抗原(C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当这些和肿瘤密切相关的检查项目被纳入常规体检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了疑惑。其一,这些数据名称复杂,难以读懂;其二,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数据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这些数据究竟和肿瘤有多大程度上的关联?指标超常就一定患上了肿瘤?
肿瘤标志物和癌症关系有多大
既然是查肿瘤的指标,一旦指标超常,总是会让人特别紧张,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指标不正常就直接把自己和癌症挂上钩。肿瘤标志物确实有预警作用,但不能作为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体检时受检者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其筛查意义在于提示作用。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非肿瘤疾病,比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都有可能干扰检查结果。
换个角度来说,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高。即使是灵敏性最高的用于检查肝癌的甲胎蛋白(AFP),在所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也只有70%~80%的患者会产生超标现象,剩下20%~30%的患者指标是正常的。
专家教你读懂几项常见肿瘤标志物
指导专家:浙医一院肿瘤中心主任滕理送
癌胚抗原(CEA)
正常值:0~5
针对病症:肠癌(多数)、胃癌、少数乳腺癌、肺癌和胆管细胞癌
该标志物主要针对胃肠道上皮性肿瘤,尤其对肠癌的发现很有意义。约20%~40%的肠癌患者该指标异常。一般大于10以上基本上就能定性为恶性肿瘤。
排除病症:极少。
甲胎蛋白(AFP)
正常值:0~20
针对病症:肝癌(最主要)、极少数睾丸癌和卵巢肿瘤这是相当有意义的一个标志物,它的灵敏性在70%~80%。该指标如果在以上,基本能够确诊肿瘤的存在。
排除病症:慢性肝炎后、肝炎活动期也可能会造成该指标的升高。
癌抗原(CA)
正常值:0~35
针对病症:卵巢癌(最主要)、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
该指标对于女性尤为重要,是国际公认的卵巢癌主要相关抗原。
排除病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卵巢囊肿等。此外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也可能升高。
糖抗原19-9(CA)
正常值:0~35
针对病症:胰腺癌、胆囊癌、胃癌和肠癌胰腺癌病人该指标的阳性率为70%~80%,胃癌阳性率约为50%,结肠癌阳性率约为60%,肝癌阳性率约为64.6%。
排除病症: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也可能会导致该指标升高。
责编:观音姐姐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