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治疗 > 一家三口感染肝吸虫很多广东人都爱吃这个

一家三口感染肝吸虫很多广东人都爱吃这个



在广东,有句话叫做“捞起捞起,风生水起”这不仅是个好意头更代表着一道美味——剔去脊骨和细刺的淡水鱼片薄如蝉翼,爽口弹牙片片宛如白冰、鲜嫩清甜淋上油、盐、柠檬草、花生米等数十种配料入嘴爽口弹牙,满口留香▲资料画面生鱼片好吃但不得不直面一个问题——寄生虫13岁的小凯前段时间因反复发烧入院结果一查很可能就是生鱼片惹的祸男孩反复低烧,退不了11月刚开始,13岁的小凯就跟发烧杠上了,最近一个星期反复低烧,徘徊在38度左右。到附近社康检查,血常规显示“有点感冒”,吃了些感冒药,烧暂时退下去了,但隔天又卷土重来,换了感冒药和抗生素继续吃,也没能压下去。持续了一个星期,爸妈不淡定了,带着小凯来到了医院。张宏达医院儿科主治医生患儿在入院前有一周左右的低烧,同时在病程当中,有间断的关节疼痛,有皮疹的出现。居家用药没效果原来不是感冒本以为只是感冒,但发烧了一周,用药也没效果。医院一查,血常规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竟足足升高了60倍。医生按照经验推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这么高,很可能就是寄生虫或者风湿免疫性疾病,便劝小凯住院查明原因。张宏达医院儿科主治医生住院之后我们检测血常规,发现患儿血常规里嗜酸细胞不管是绝对值还是数量都是非常高,超出正常值50多。一家三口都有相似症状就是肝吸虫!医生详细询问,小凯的妈妈才猛然想起,前段时间全家一起吃过一次鱼生,小凯妈妈也有低烧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小凯一家三口都做了寄生虫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三人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都异常升高。小凯还有肝功能异常,妈妈的大便中检出肝吸虫卵。这下,小凯反复发热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就是肝吸虫病。最终,小凯一家三口都进行了驱虫治疗。小凯的症状逐渐好转,目前已经出院回家。张宏达医院儿科主治医生有过不洁饮食或者是食用一些生腌食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如果出现发烧、腹痛、腹泻这些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要少吃或者最好是不吃生的肉类食物,以减少对寄生虫的接触。淡水鱼肝吸虫检出率最高6.85%肝吸虫,也叫华支睾吸虫,是中国淡水鱼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寄生虫。当食用了被肝吸虫感染的生鱼片后,虫体便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胆管、胆囊内,引起胆道一系列病变,如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等。年以来,广东省每年持续抽取一定比例人群样本开展肝吸虫病调查,年,江门、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地市食用鱼生的区域人群感染率为13.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以来,广东省监测生食淡水鱼份,肝吸虫检出率在0%-6.85%之间。按照这个检出率,吃生鲜感染肝吸虫的几率最高有6.85%。拖得越久,对肝伤害越大肝吸虫在人体内安家落户,存活可长达20~30年,感染肝吸虫后症状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轻度:一开始可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不振或腹痛。中度:继而可能出现头昏、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上腹饱胀、腹泻、肝区隐痛等不适症状。重度:严重者可出现肝硬化和腹水,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管阻塞等,甚至引起肝胆管癌。拖得越久,对肝脏损害可能越大。所以,如果吃了生鲜,身体出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何避免肝吸虫感染预防肝吸虫,最主要守住“口”,防止“虫从口入”。改变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彻底煮熟煮透再吃。切生、熟食品所用的刀和砧板要分开,处理过生鲜后洗手,存放生鲜的餐具要清洗干净,避免交叉感染。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丨杨语然,陈星宇来源:第一现场壹深圳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zl/16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