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治疗 > 出汗竟然会危害健康
出汗竟然会危害健康
暑伏侵袭,出汗成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虽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汗的好处,有些人出的却是“养生汗”,有些人出了会危害健康。一、六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另外,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属偏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有时也是中风临身的信号。额汗仅限于额头,若出汗量少,且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现象。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乳间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精神疲乏、体力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围,常与肾病有关。手脚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虚、阳亏引起。若因精神紧张而导致手足出汗则属正常。
二、异常出汗是“虚症”信号中医上也有“动汗”和“静汗”之分。
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
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
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滞、内热壅盛的表现,容易烦躁、口苦、尿黄;前心后背出汗,是心气虚,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恍惚健忘。
此外,还有些出汗方式,属于疾病来临前的征兆,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时一定要小心中风。
三、出汗异常情况
形形色色的“汗”,可作为窥测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冷汗
每当人在生病、受惊吓,或心绪格外紧张、生理心理功能失调时,会不断地排出大量的汗,触之发凉。出汗后常“心有余悸”之感。
粘汗
汗出粘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汗。湿热内留,困扰肌肤也会出现粘汗。
黄汗
色变黄,似黄裱纸色,多因大汗后冷水冲浴,寒湿之邪入内,或因寒湿郁结肌肤腠理之间,导致汗液疏泄失常,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所致。
血汗
又名红汗,肌衄。汗液淡红,如洗肉水样。中医认为,凡气血、阴阳偏盛或偏衰,肝火旺盛和阳衰不能固表者,每致汗液变红。现代医学认为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
鼻汗
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鼻翼两侧渗出,缓缓淌下,汗珠晶莹可见。其多见于肺气虚弱的人。
额汗
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出如蒸热气,故有“蒸笼头”的俗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凡外感六淫,脾胃郁热及脏腑内伤者,均可引起头额汗。
半边头汗
整个头部以鼻中分成两半,一半头出汗另一半头无汗。此系因大病后夫妻同房,阴阳双亏而寒阻经络所致。
半边身汗
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出汗甚徼。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每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肾性高血压症、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劳心汗
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而其它部位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至心不主血、脾不统血胸汗涔涔。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手足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是,均可导致手足多汗。严重的无论寒暑,手足汗均多。
会阴汗
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凡湿热下注、肾阳虚衰,均可导致会阴郁有异味汗出。女青年如患有外阴瘙痒症、阴道炎等妇科病,亦可出现异味的会阴汗。
腋臭汗
汗臭如狐骚气味,夏天出汗多时味更浓烈,这是因为分布于腋窝、腿腋等处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尤以青春期姑娘更多见。
焦味汗
抨出津津,绵绵不断,散发出——股糊焦味或燃煤味。重者焦味很浓,可刺激周围人打喷嚏、流清涕。此症局限于青年男性,系手淫过频,或经常梦遗滑精,又不注意清洗会阴者。此外,高烧病人的“战汗”,手术或女性分娩后的“虚汗”,生命垂危、弥留之际的“脱汗”,以及“自汗”、“盗汗”,都是不同病变或不正常的“汗”。
对待上述种种“汗”,既不要背上思想包袱,又不可掉以轻心,医院,请医生辨症施治,以使疾病早日康复和恢复正常的排汗功能。
除了出汗的部位,还可以从汗的颜色、气味以及有否伴随症状等方面来捕捉、分析和判断其与疾病的关系:
四、通过汗的“颜色”辨健康
黄汗
汗液呈现黄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高所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此外,过多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现暂时性的黄汗。
白汗
从中医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现白汗,多为心肺阳虚所致,常与心肺功能虚弱有关。有时,疼痛剧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红汗
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也可有红汗出现。
绿汗
汗液变为青绿色,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五、出汗的8大养生保健作用同样是出汗,天气炎热时,被动出汗照样能让人大汗淋漓,为什么就不如主动出汗好呢?专家解释,不管是因为炎热而出的汗,还是桑拿蒸出来的汗,都只是在人体浅表层出汗,而运动才是真正的深表层出汗,也就是让人从里向外出汗。这种汗是人体进行的自我调节,出汗后不仅让人感觉很舒服,还能起到以下8大作用。
1排出毒素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沈雁英教授表示,主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将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还能保障鼻子、皮肤、肺脏、大肠这一系统畅通。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一种由于血管内径变窄、变硬,单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运动出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3促进消化不出汗、气血运行慢了会影响消化,导致人吃不香;神经活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人晚上睡不香。
4防骨质疏松不少人以为出汗会导致体内钙质随汗液流失,对此,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指出,只有水溶性的维生素才会随汗液流失,钙虽然溶于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会随着汗液排出。相反,出动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质疏松。
5增强记忆美国针对2万中学生进行的一项长期教育实验表明,主动运动流汗对学生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记忆力、专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6护肤美容总不出汗的人,皮肤代谢缓慢,一些废弃物难以排出。出汗可以清洁毛孔,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
7减肥当人体运动并达到一定强度时,脂肪便会燃烧转化成热量,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8让男人更有魅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男性流汗的气味能使女性心情愉快并感到精神放松。
六、现代人学会主动出汗有窍门长期使用空调、缺乏运动,让现代人的毛孔变得越来越迟钝。对于不爱出汗或没有时间运动的人来说,怎样才能多出主动汗呢?
专家们建议,在生活中,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1运动前喝热水、热粥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锻炼一段时间,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运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2巧用生姜促汗出生姜在夏季是个好东西,既散湿暖脾胃,又走表开汗孔。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点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促进排汗。
3从膝盖开始自我发热长期在写字楼上班的人,可以用热水袋、暖宝宝等来增加排汗。每天上班后将一个暖宝宝贴在膝盖上,让人体自发生热,深入到皮肤深处。回家后用热水泡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静止一小时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定时关掉空调,静静地坐一个小时,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
6晒15分钟太阳夏日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最佳的动力,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15分钟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
最后提醒,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数人都适合依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主动出汗。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出汗,户外活动不要让自己过于疲乏劳累。出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要适当补充常温下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
中仕学社是一个让你生活一定更美好的手机APP!在这里知识与财富可以兼得喔!扫描下方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