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治疗 > IPAA术后储袋炎
IPAA术后储袋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经典手术是IPAA,切除所有结直肠,用末端小肠做成储袋与肛管吻合。手术通常需要2-3期完成,临时性造口时间一般3-6月。由于肛门括约肌得以保存,病人可以控制排便。术后近期可能有10次大便,之后能减少到白天6次,晚上1-2次,还可以服用止泄药来调整大便的频率。由于IPAA切除了所有的大肠,多数患者术后不需服用溃结相关药物,而且结肠癌的风险也大大下降。IPAA术后绝大多数(95%)病人可以有非常好的生活质量。
病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储袋炎,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生率约40%。这类病人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多数可能缓解,但有约20%的发展成慢性储袋炎,需要多次反复的用药。
储袋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跟NOD2/CARD15基因、全结肠型溃结、倒灌性回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ANCA+、慢性缺血以及使用NSAID相关。IPAA术后病人不管症状如何,多数可以出现慢性储袋炎症,表现为绒毛扭曲,结肠粘膜化生等。储袋炎的临床表现为大便量增加,出血等,大便失禁、全身症状、脱水等也可能发生。肠外表现比如皮肤病,风湿病少见。储袋炎可以是急性(4周),或者是慢性(4周)。多数急性病人不发展成慢性,但60%的病人至少复发一次。术后近期发生的急性储袋炎转变成慢性的可能性很大。15–19%的急性储袋炎会转变成慢性难治性储袋炎。但是储袋异型增生和癌变的几率很低,文献报道25年发生率为5%。
继发性储袋炎包括了难辨梭菌的感染,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CD相关,NSAID使用以及储袋结构异常等。内镜和病理检查很重要,内镜下表现为组织脆、红肿、炎症渗出、糜烂溃疡;组织学表现为急性炎症(中心粒细胞浸润,隐窝脓肿,粘膜溃疡)或慢性炎症(粘膜变钝,隐窝变形/增生,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幽门腺样化生等)。通常一线治疗是14天的环丙沙星,如果无效可以采用甲硝唑或利福昔明,甚至再延长4周疗程。有些文献认为益生菌可能减少术后储袋炎的发生及复发。抗生素停药复发的病人可以局部使用美沙拉秦、氢化可的松或布地奈德灌肠,仍无效的患者可以口服布地奈德或激素。而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一般在8周的口服激素治疗失败或CD相关储袋炎病人使用。最终所有药物无效的病人只有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储袋,永久造口,这类病人一般5%。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