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治疗 > Hepatology抗AMA抗体阳性碱
Hepatology抗AMA抗体阳性碱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biliarycholangitis,PBC),原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类以肝脏胆管进行性破坏,最终导致胆汁淤积和肝脏硬化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美国肝病学会(AASLD)制定的PBC指南,PBC的诊断是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条:不明原因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高;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肝脏活检显示有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和小叶间胆管破坏。由于肝脏穿刺是一项侵入性的检查,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消化或风湿科医生一般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线粒体抗体的策略诊断PBC。
虽然约95%的PBC患者AMA可呈阳性,但是在普通人群中,AMA仍然有0.5%的阳性率。对于AMA抗体阳性,但是ALP活性正常的个体,是否预示着PBC处于早期?或者说起将来发展为PBC的风险较高呢?对于这些个体,有必要进一步做肝穿吗?
近日,HepatologyResearch和Hepatology上面刊登了两篇文章,探讨了AMA阳性但ALP阴性的无症状个体的临床特点,或许可以为我们应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思路。这是一项来自以色列的回顾性研究,研究者分析了6例AMA阳性,但ALP正常,且接受了肝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这6例患者中,4例患者的AMA抗体是采用ELISA检测的(高于20U),2例患者的AMA则是由IIF检测的(高于1:20)。这些患者主要是由于关节痛、血沉增高或转氨酶增高而接受了AMA检查。其中5人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一人有疲倦和瘙痒。肝穿结果显示:其中4人有PBC的早期病变。具有PBC早期病变的患者,自身抗体滴度和IgM水平明显较高。因此作者提出:对于AMA阳性,ALP阴性的患者,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做肝穿,特别是抗体滴度较高,IgM水平较高的患者。
与上述来自以色列的回顾性研究不同的是,另一项研究是来自法国的队列研究。该研究对法国多个中心的名AMA阳性,但是还不能确诊PBC的个体进行了7年左右的随访,结果发现:五年以内,仅有16%的AMA阳性的患者发展为PBC,但并没有人死于PBC。名患者中28人接受了肝穿,但是无一人具有PBC的典型病理改变(与以色列的研究相距甚远!)。值得一提的是,AMA阳性的患者,5年存活率为75%,而对照组则为90%。说明AMA抗体阳性的人更容易死亡,但并不是死于PBC。
这两项研究为我们处理AMA抗体阳性,但是不足以诊断PBC的患者提供了一些思路。笔者认为:以色列的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样本量较小、存在一定的病例选择偏倚(回顾性研究的固有缺陷),因此说服力稍弱。相比之下,来自法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则更具有说服力。结果显示:在AMA抗体阳性的个体中,仅有约六分之一的个体会在5年内进展为PBC。可见,对于AMA阳性ALP正常的个体患者,发展成PBC的概率相对较低,可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处理。
文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