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知识 > 胃不舒服有可能病在胆饮食不规律可致胆结石
胃不舒服有可能病在胆饮食不规律可致胆结石
减肥减到胃难受,一查病根在胆上
徐女士刚做妈妈没多久,在照顾孩子之余,徐女士也像其他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考虑着要尽快恢复自己的身材。下定决心后,徐女士吃饭就刻意会少吃些,有时候再忙一些,她就干脆不吃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徐女士就感觉胃里不舒服,有时候会发胀、疼痛,她以为是胃病,吃了些养胃的药,症状倒减轻了一些,但也是时好时坏的。后来有一天徐女士晚上吃饭时着了点凉,吃完饭后就吐了,虽然马上吃了胃药,然而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胃越来越痛,实在忍受不了了,医院看病。经腹部彩超、CT等检查后,徐女士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医生及时为她施行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微创取石,终于为她彻底解决了胃痛的毛病。
不良饮食习惯可致胆结石,症状易于胃病混淆
河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董胜利表示,胆结石的发病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现在更多的则是受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而发病。像饮食不规律,饮食过于油腻,进食高胆固醇食物,爱吃甜食等,都有可能导致胆结石发生。董主任指出,许多年轻人由于生活方式的问题,或盲目追求不健康减肥等,常常吃饭不规律,特别是不吃早饭。然而胆汁一般是在进食时排出,以帮助消化;如果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饭,那么胆汁就“没机会”排出,只好呆在胆里,时间一长,胆汁就会凝固沉淀、成为结石。结石若恰好处于胆总管等影响胆汁排泄的位置,就会引起腹痛、恶性、呕吐、发烧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因此,董主任提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三餐,尤其是坚持吃早餐,均有利于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胆结石的症状比较隐匿,有时候很容易与胃病相混淆,如腹痛、恶性、呕吐等症状,胃病也可出现。对此,董主任指出,如果胆结石误以为是胃病,用胃药对症治疗的话,可能相关症状会暂时缓解,但很快又会出现反复、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了,最好检查一下胆,如果确诊为胆结石,尤其是胆管结石,一定要及时取出结石,以免拖延日久导致病情加重,避免导致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等危急重症的发生。
微创取石可以减低身体损伤
过去通用的取石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往往需要摘除胆囊,对患者的创伤较大,而且对于某些年龄较大、不能承受手术创伤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来说,就失去了治疗机会。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则可采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简称ERCP)进行取石治疗。董主任介绍,ERCP是将胃镜(十二指肠镜)插至胆、胰管开口部位,从内镜管道插入导管,注入显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器械而进入胆管取石。由于ERCP属于微创的方法,不用开刀,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等优势。
董主任提醒,虽然ERCP对身体损伤小、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患者来说,术后依然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规律饮食,定期运动,少吃动物内脏等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体重,避免肥胖,从而避免结石的再次形成。
医院消化内科
医院消化内科是该院重点发展专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5人,最新配备日本原装进口电子胃、肠镜及十二指肠镜,以及氩气高频电刀、幽门螺杆菌检测仪(呼气试验)等。特色诊疗技术有经内镜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内镜下粘膜切除/剥离术(EMR/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EVL/EVS)、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息肉切除、消化道扩张及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技术(如肝癌介入、脾动脉栓塞术等)。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疑难及危急重症,如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各种肝病(乙肝、丙肝、酒精肝、自免肝等)、肝硬化、肝癌、胆管结石/肿瘤、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肝衰竭等。
-------------------------
医院官方网站: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