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知识 > 出现黄疸要全面重视
出现黄疸要全面重视
?
导读一旦出现黄疸(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等)、厌油腻、胃口差、上腹部隐痛等症状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肝炎。如果在检查中还发现转氨酶升高,而病人曾经感染过乙肝,更会被当作肝炎发作。然而,还有一种疾病与肝炎的症状相似,那就是胆管癌。出现黄疸,最好做腹部B超或CT检查,看看肝内胆管是否存在癌变。
诱因胆结石、肝吸虫、丙肝病毒、嗜酒
胆管癌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70岁,男性比女性更为常见。医学界认为,胆管癌与胆管结石、肝吸虫感染、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尤其是丙肝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嗜酒等因素有关系。
胆管结石、肝吸虫以及丙肝病毒感染均是胆管癌的诱因,而这三种疾病在南方又十分常见,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应警惕胆管癌的发生。
1、胆管结石。胆石症患者的胆管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研究表明,5%-13.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通常,胆管癌的发生与较大的胆管结石(大于3cm)有密切关系。胆管结石引发的胆管慢性炎症是诱发胆管癌的高危因素。
2、肝吸虫感染。吃鱼生容易感染肝吸虫,这种寄生虫导致胆汁淤积、胆管纤维化及胆管增生,这也是导致胆管癌的病因之一。
3、丙肝病毒。韩国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12.5%的胆管癌患者丙肝病毒呈阳性,可以说,丙肝病毒感染是胆管癌的显著危险因素。
提醒胆管癌容易被误诊为肝炎
胆管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黄疸。95%以上的医院就诊。这种黄疸通常是逐渐加深的,同时还伴有皮肤瘙痒、小便呈茶色、排陶土样大便等症状。黄疸虽然是肝门部胆管癌的常见症状,但不是早期症状。患者在出现黄疸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上腹部隐痛不适、厌油腻、乏力疲劳、胃口差、体重减轻等症状。随着黄疸出现,这些症状变得更加明显。
临床上还发现,有少数病人上腹痛、发热、畏寒、黄疸等胆管炎表现,结果被误诊为胆管结石。胆管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患者往往是出现梗阻性黄疸后才考虑做详细的检查,而此时肿瘤已非早期了。因此,患者如果出现黄疸、上腹隐痛、厌油腻、胃口差等症状时,除了检查肝功能外,最好做腹部B超或CT检查,看看肝内胆管是否有扩张以帮助鉴别诊断。另外,肿瘤标记物CA19-9升高,尤其是显著升高,也提示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
治疗位置特殊,手术难度大
胆管癌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70岁,男性比女性更为常见。医学界认为,胆管癌与胆管结石、肝吸虫感染、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尤其是丙肝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嗜酒等因素有关系。
胆管结石、肝吸虫以及丙肝病毒感染均是胆管癌的诱因,而这三种疾病在南方又十分常见,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应警惕胆管癌的发生。
1、胆管结石。胆石症患者的胆管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研究表明,5%-13.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通常,胆管癌的发生与较大的胆管结石(大于3cm)有密切关系。刘超教授指出,胆管结石引发的胆管慢性炎症是诱发胆管癌的高危因素。
2、肝吸虫感染。吃鱼生容易感染肝吸虫,这种寄生虫导致胆汁淤积、胆管纤维化及胆管增生,这也是导致胆管癌的病因之一。
3、丙肝病毒。韩国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12.5%的胆管癌患者丙肝病毒呈阳性,可以说,丙肝病毒感染是胆管癌的显著危险因素。
图:李翔博士团队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
李翔博士提示
医院普外科在肝胆疾病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高超的技术,采用腔镜下手术治疗技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及手术方案。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手术后疤痕的美观的效果。术后结合加速康复护理,效果良好,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了解更多肝胆类疾病微创治疗及加速康复资讯,请与我们联系。
资料来源:互联网编辑:李翔博士
李翔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