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知识 > EASL热评王磊教授关于停药,用事实

EASL热评王磊教授关于停药,用事实



编者按: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长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抑制HBV复制,停用NUC后,可望引起持久的免疫控制。在本次大会上,医院FlorianvanB?mmel等报告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试验(Stop-NUC研究),对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停用NUC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提示已经达到HBVDNA抑制≥4年的无肝硬化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有可能诱导持久的免疫控制和功能性治愈(大会摘要号:LBO06)。本刊医院王磊教授结合其团队多年的临床研究,对该项研究结果进行精彩点评。

研究概述

该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试验(Stop-NUC研究)纳入应用NUC治疗期间,已经达到HBVDNA抑制≥4年的无肝硬化的HBeAg阴性患者,随机分组至停用NUC(A组)或继续应用NUC治疗(B组),主要终点为第96周时持续HBsAg清除,次要终点包括HBsAg血清学转换、病毒学应答(HBVDNA≤20IU/mL)、生化应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以及肝炎发作(ALT3ULN)和停用NUC的患者需要再次治疗。对所有患者观察96周,随访项目包括HBVDNA水平、定量HBsAg、ALT和胆红素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不良事件报告。

每组包括83例患者,排除随机分组后立即退出的8例患者,最终分析包括例患者,两组均为79例患者。

结果表明,停用NUC后96周时,A组有8/79(10%)患者获得HBsAg清除,6/79(8%)患者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B组无一例患者获得HBsAg清除或血清学转换(P值分别为0.和0.)。停用NUC治疗后,A组所有患者均发生HBVDNA反弹至20IU/mL,B组无一例患者发生HBVDNA反弹,第96周时,A组有24/79(31%)患者以及B组所有患者的HBVDNA水平≤20IU/mL(P0.)。A组有28/79(35%)患者发生肝炎发作(ALT3ULN),而B组无一例患者发生肝炎发作;第96周时,A组有69/79(88%)患者的AL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而B组为77/79(97%)(P=0.)。第96周时,A组有11/79(14%)患者再次NUC治疗,而54/79(68%)患者根据目前EASL指南,无治疗指征。A组患者没有发生可能与停用NUC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该项大规模的随机研究首次表明,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停用长期NUC治疗,有可能诱导持久的免疫控制和功能性治愈(EudraCT-Nr.:--15)。

名家点评

由于乙肝病毒和慢乙肝疾病的特点,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但是长期抗病毒治疗带来依从性、经济负担以及耐药等方面的问题。虽然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还不完美,需要长期用药,但仍然属于病因治疗,既然是病因治疗,就存在有限疗程的问题。

这一点上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不一样,因为目前针对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治疗不是病因治疗,是对症治疗,说以需要终生治疗。再如,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等自身免疫性肝病而言,AIH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针对的并不是精确的病因即明确引起疾病的免疫点治疗,属于半病因治疗,所以,用药后达到严格标准的情况下,是可以谨慎停用激素治疗的。PBC的主要治疗药物是熊去氧胆酸(UDCA),该药是针对PBC发病过程中病理生理的治疗,需要终生治疗,停药后几乎%复发。

通过对比上述其他肝病,强调慢性乙肝的治疗属于病因治疗,存在有限疗程的现象。

治疗有效,并且能够停药,是广大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梦想。为此,国内外慢乙肝防治指南都有关于NUC疗程的推荐意见,简单来讲,无论是美国、欧洲、亚太和中国的指南,针对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应用NUC治疗,均要求有一定的治疗时间,强调在HBeAg血清学转换后,要有一定的巩固治疗时间。AASLD指南、EASL指南以及APASL指南强调HBeAg血清学转换后要巩固治疗不少于12个月。APASL指南建议延长疗程,可以更多获益,中国指南则直接建议HBeAg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治疗至少3年,当然目前还缺乏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

对于HBeAg阴性慢乙肝应用NUC治疗,从目前国际和国内指南来看,需要达到HBsAg转阴,才可以有把握地停药。APASL指南还提出,经过治疗HBVDNA转阴后,再巩固治疗2年可以考虑停药。EASL指南也提出,经过NUC治疗HBVDNA转阴后,再继续巩固治疗3年可以考虑停药。当然,指南虽然制定了疗程推荐意见,总体来讲,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特别是需要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20多年前,我们团队就开始关于口服NUC抗病毒治疗停药和有限疗程的研究探索。年,在中华医学会第13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我们作了大会发言,率先在国内公布了我们团队的初步研究结果。此后,分别于年、年、年和年等,将相关的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在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相关论文分别被世界卫生组织(WHO)、AASLD、APASL等慢乙肝防治指南所引用。

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对于HBeAg阳性慢乙肝,在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巩固治疗后,可以有条件地停药;对HBeAg阴性慢乙肝在没有达到HBsAg转阴的情况下,不易停药;停药后的复发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病毒学复发,即HBVDNA由阴性转为copies/mL的标准,连续检测两次。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从HBVDNA转阴后,继续巩固治疗2年以上,停药1年时,大约43%的患者发生复发,3年时,大约50%复发,5-10年时的复发率大约为60%。因此,如果HBeAg阴性慢乙肝未达到HBsAg转阴,停药后的复发率是比较高的。

当然,针对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停药问题,国际上也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在今年的EASL年会上,德国莱比锡大学的FlorianvanB?mmel教授介绍了他们对HBeAg阴性慢乙肝长期NUC治疗停药后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对于HBeAg阴性慢乙肝,经过长期治疗,停药后有可能带来持久免疫学控制,为此,他们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判这种情况下停药后的结局和作用。

该项首次大样本的随机研究证明,在长期NUC治疗,HBVDNA阴转(20IU/mL),继续巩固治疗4年的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中,停药对于达到持久的免疫控制、实现功能性治愈起到一定的作用。该项研究提示我们: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也是可以考虑停药的,甚至可以带来HBs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实现功能性治愈或持久免疫控制,也就是我国指南提到的临床治愈。当然,出现这种HBsAg阴转,可能要经历HBVDNA再次阳性,可能要经历转氨酶水平升高,只要密切观察,患者停药后的总体安全性良好。

在今年的EASL年会上,西班牙学者MireiaGarcia-L?pez也报告了27例HBeAg阴性慢乙肝应用NUC治疗HBVDNA阴转继续巩固治疗3年停药后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停药随访的2年,30%的HBsAg阴转、50%病毒学控制,20%的再次治疗,其功能性治愈与停药时HBsAg的低水平、cccDNA转录活性的降低有关,停药时HBV相关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与停药后病毒学的持续控制有关。

总之,针对NUC长期治疗能否停药、如何停药,该项研究提供了HBsAg阴转/功能性治愈,或者说持久免疫控制方面比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需要我们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进一步验证和体会上述结论。

END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国际肝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zs/1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