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管炎 > 胆管炎知识 > 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大揭秘,临床医生必备

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大揭秘,临床医生必备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医生,体检报告单提示肝功能异常,我是不是生病了?”

每年体检,很多人都会做“肝功能”这项检查,有部分人拿到结果却发现诸多指标不正常,认为自己得了严医院就诊。

来源:摄图网

肝功能检查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监测肝脏的手段,其相关指标可受遗传和环境(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个体差异性[1]。肝功能异常到底都反映了哪些问题呢?如何解读不同指标的意义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肝功能检查的那些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肝功能检查,你需要知道~

肝功能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可直接或间接反映肝脏的生理生化功能。此项检查包含数十项检测指标,常见指标包括[2]:

①转氨酶;

②碱性磷酸酶(ALP);

③γ-谷氨酰转肽酶(GGT);

④胆红素;

⑤白蛋白;

⑥凝血酶原时间(PT);

⑦透明质酸等。

来源:摄图网

作为临床常规监测项目,各项检查指标均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是判断有无肝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方法,对于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

肝功能异常,究竟指什么?[2-5]

临床上,肝功能异常非常常见,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也有很多,早期症状多为非特异性,当隐匿致病因素持续反复损害肝细胞或肝细胞受到严重的急性损害时,可引起肝脏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严重者将造成不良后果。

那么,肝功能异常究竟指什么呢?

肝功能异常,主要是指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导致肝脏生理生化功能发生改变,引起肝功能试验检测水平异常。

来源:摄图网

根据其不同的临床意义,大致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肝细胞损伤标志物

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和AST(主要分布在心肌)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

测定血清AST、ALT水平及AST/ALT比值有利于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和鉴别:

①生理状态下:血清中ALT和AST活性较低,通常低于40U/L;

②中度肝细胞损伤时:ALT漏出率远大于AST,AST/ALT比值<0.6;

③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膜亦损伤,导致线粒体内AST释放,AST/ALT比值升高,AST/ALT比值>1.2提示预后不良。

对于多数肝脏疾病而言,AST的升高幅度一般小于ALT;但如若AST升幅超过ALT且持续升高时间长,往往提示肝脏炎症损伤的慢性化和疾病进展;若ALT急剧升高(U/L),提示存在大量肝细胞坏死,其最常见的疾病有急性病毒肝炎、毒物或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缺血性肝病等。此外,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豆状核变性也能导致转氨酶急剧升高,但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抗体升高或铜代谢异常。

而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通常<U/L,并且以AST升高为主;对于长期大量饮酒者,AST/ALT>2,提示酒精性肝病可能;AST/ALT>3,更具有诊断意义。

注:尽管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但不能用于准确评估肝损害的严重程度。

(2)胆汁淤积标志物

主要包括ALP(主要分布于肝脏、骨骼、肾脏、小肠和胎盘中)、GGT(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中)和5-核苷酸酶。其中,ALP和GGT升高作为胆汁淤积早期最具特征性的血清学表现,是诊断肝内胆汁淤积的重要指标。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碱性磷酸酶(ALP),是相关肝脏疾病的检查指标之一:

①正常水平为40~U/L,但受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较大;

②生理性ALP升高,常见于儿童生长期和妊娠中晚期;

③排除生理情况以及骨骼疾病、肿瘤可能后,血清ALP明显升高主要提示肝内、外胆汁淤积相关疾病;

④存在肝内、外胆汁淤积性疾病时,ALP常升高至>4×ULN;

⑤胆道梗阻时,血清中ALP显著升高并与胆道梗阻程度和时问呈正比,ALT/ALP比值较小,通常<2;

⑥肝细胞损伤时,ALT显著升高,AL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3倍正常值上限),ALT/ALP比值较大,通常>5;

⑦当ALT/ALP介于2~5时,提示肝细胞和胆道均受累及(需注意儿童及妊娠期)。

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肾脏、肝脏和胰腺中含量丰富,但血清G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

①GGT升高,提示肝脏疾病,尤其是胆道疾病;

②肝外胆汁淤积(由胆结石、胆管炎、胰头癌引起)和肝癌,GGT明显增高,可高达5~30倍正常值上限;

③梗阻初期,GGT/AST比值为3~6,长期梗阻GGT/AST比值常>6;

④肝实质性疾病(如急性肝炎)时:GGT通常轻度升高;

⑤脂肪肝、肝硬化活动期时:GGT一般轻度升高;

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非活动期:GGT可见正常。

此外,血清GGT主要来自于肝脏,其可以用于辅助判断ALP的来源;ALP升高、GGT正常,表明ALP来自于骨骼或肠道;若二者均升高,表明ALP来自肝脏,提示肝胆系统存在疾病。

5-核苷酸酶,是一种碱性单磷酸酯酶,其临床意义与ALP类似:

①胆管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或浸润性病变时,显著升高;

②活性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3倍时,对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胆红素代谢标志物

胆红素由肝脏产生、经胆道排泄,肝功能监测中的胆红素包括:结合型胆红素(CB)和非结合型胆红素(UCB),二者之和为总胆红素(TB)。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TB、CB、UCB、尿胆红素、尿胆原等,可鉴别溶血性疾病与肝胆疾病。

来源:摄图网

日常多因素均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比较常见的后果是引发黄疸,如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等。

其中UCB升高主要见于溶血性疾病和多种遗传性疾病(如Gilbert综合征);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常提示肝胆疾病,大多数肝脏疾病患者CB和UCB均可升高。

血清TB水平与肝脏疾病的预后相关,胆红素是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中的一项重要指标,MELD评分可用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生存预测以及肝硬化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

(4)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PT)。

白蛋白的高低反映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和储备功能,也是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但由于其半衰期长,不能用于评估急性肝损伤:

①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

②降低(正常饮食和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能与肝功能异常、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下降有关;

③白蛋白<30g/L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水;

④白蛋白<25g/L时:提示预后不良;

⑤白蛋白降至20g/L时:预后极差。

凝血酶原时间(PT)是评价肝脏合成功能的另一指标,需要肝脏产生的Ⅱ、V、Ⅶ、Ⅸ因子的参与。但由于在肝脏疾病早期仅有Ⅶ因子合成减少,因此PT出现延长多早于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①肝细胞广泛受损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导致PT延长,超过3S以上为异常;

②延迟4~6S时:表明严重的肝损伤且预后极差。

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有助于判断肝功能的变化,PTA迅速下降至≤40%是诊断肝衰竭的主要指标之一。

(5)肝纤维化相关标志物

主要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均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性指标和早期诊断纤维化的依据。

其中,在众多反应肝纤维化的指标中,以透明质酸(HA)的敏感性最高:

①急性肝炎时:血清HA多正常;

②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肝脏代谢能力下降,HA清除减少,使血清HA水平升高,并且其升高水平与肝脏炎症或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虽然各项肝功能指标在肝病发展过程中各有其临床意义,但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将多项肝功能指标组合应用以综合评估肝损伤情况,从而尽早发现潜在的肝脏疾病,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

特殊人群的肝功能异常,你读懂了吗?

肝功能异常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的影响儿童健康的问题之一,其病因相对比较复杂,包括感染、解剖学异常、遗传或代谢异常、药物毒性、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肝脏等情况。

作为临床医生,早期做出明确的诊断,不仅有助于及早给予患儿治疗,对改善预后也有一定的帮助。比较常见的有:

(1)感染性疾病

感染是导致儿童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因素,尤其是嗜肝性病毒感染更容易引起肝功能异常,其他病原的免疫损伤也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包括:

①肝炎病毒;

②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③EB病毒(EBV)感染;

④其他病原(如肠道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都可感染儿童,引起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

来源:摄图网

(2)遗传代谢性疾病

通常在儿童期发病,是儿童肝功能异常特有的病因,包括:

①肝豆状核变性(基因测定为诊断金标准);

②糖原累积症(多于新生儿期发病);

③半乳糖血症;

④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通过对α-AT的检测可确诊);

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必要时可行基因诊断);

⑥Citrin蛋白缺乏症(可表现为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3)全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噬血细胞综合征、川崎病、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往往会累及肝脏而导致肝功能异常。此时,若未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4)外科性疾病

由于胆管闭锁、胆总管嚢肿等先天性胆道畸形而引起的黄疸,肝功能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可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予外科手术治疗,去除胆道梗阻,黄疸和肝功能可迅速恢复。

(5)药物性肝损伤

有明确的用药史,特别是使用了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后,用药时间与肝损伤的关系以及停药之后肝功能迅速恢复。

虽然肝功能检查作为肝病诊疗中的重要筛查项目,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但由于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较为复杂,多种疾病累及肝脏时均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大家一定要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结合病史、病原学、影像学检查甚至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获得明确诊断,更好的治愈患者。

参考文献:

[1]孙一丹,田子钊,周伟,李沫,怀聪,贺林,秦胜营,中国人群肝功能检测指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遗传研究报告,年3月,43(3):-

[2]李飞,陆伦根,肝功能异常的评估以及相关肝病的诊断思路,胃肠病学,-..05.

[3]李晓芸,华静,肝功能异常的评估和临床处理,胃肠病学,-..02.

[4]许田英,葛彦成,孙占埠,例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Oct,Vol.7,No.20

[5]李飞,陆伦根,肝功能异常的评估及临床意义,临床肝胆病杂志,1-..09.

[6]赵隽,徐灵敏,儿童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诊断,《中国临床医生杂志,-..09.

End

声明: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Hello,艾瑞巴蒂(手动问好)

这是小宝的医学临床实用知识推送

小宝很高兴与大家见面了

现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uhu.com/dgyzs/14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